2)第322章 煌煌水利建设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道的通航,就算是大型海船也能够沿着辽河逆流而上。

  整个下游分出十座大型水库,每座大型水库还挂着三到五座的小型水库。

  这些水库的作用就是分流和灌溉,通过水库分出灌溉渠,又通过灌溉主渠进入分渠、支渠,每条支渠之间不会超过两公里,有效的保证所有的田地都在灌溉网的覆盖范围之内。

  老百姓欢欣鼓舞,见到郑毅之后都对朝廷表示感谢,有了灌溉渠他们再也不担心水旱灾害了。

  再大的水患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库和灌溉渠都可以分流。

  再大的干旱,只要辽河不断流,他们就可以灌溉农田。

  比起打井抽取地下水,简直要合适的太多了。

  朱功亮在整个辽河下游平原,也安排了三十座大型的地下水站。

  这些水站平日会用作居民生活用水的补充,也能起到干旱年份的补水功能。

  直到营州入海口,整个水网都是非常完善的,就算是连接农田的毛渠都是水泥修筑的。

  灌溉的时候,只要是打开低头的小闸,就可以让清澈的河水进入到农田之中,方便的不能再方便。

  参观完辽河之后,郑毅又北上前往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那边如今是整个大华本土地区的产量基地。

  实行的是大农庄和百姓家庭耕作相结合的模式,水资源之丰富、水系之复杂堪称世所罕见。

  嫩江流域,就是原本的嫩科尔沁部落牧区,如今的大华秦州府,中心城市是鹤城。

  这里生活这汉、蒙、达斡尔、鄂伦春等诸多民族,如今大都从游牧转换成农耕。

  当然也有大量的年轻人和妇女进入工坊成为工人,这片地区同时也是大华最大的工业集中区。

  嫩江流域的水利改造,与辽河下游平原如出一辙,从大小兴安岭流出的溪流与河流都进行了疏导。

  流入平原地区以后,进入规划好的主河道内,然后储存在各个大小不同的水库,进入到大手笔修筑的灌溉渠,最后进入到各个农场和自耕田之中,为农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源。

  汉州府,也就是以复兴城为中心的东北平原地带,各种水利设施更加的完善和复杂。

  水利图摆在郑毅的案头上,他都会得密集恐惧症,因为这里的水利设施包括了航运水利工程、灌溉水利工程、生活用水系统、工业用水系统、污水排放系统等,各种颜色的线条粗略一看不下数十万条,可见水利方案的复杂程度。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去年在松花江干流出现水患的情况下,这里的米粮没有遭受任何的损失。

  尤其是五/常县出产的大米,作为市面上最好的稻米,依旧也是满额供应,不受任何的影响。

  之后是松花江、乌苏哩江夹在其中的内三江平原,这里原本是荒芜的原野,草长得比人都要高。

  经过数年的开发,加上机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