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六章 增拓汇通路_官路逍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读.无弹窗全文阅读)

  [正文]

  ?潘宝山把三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跟徐光放提了下,徐光放说这方面的问题前两任领导也提过,但没有深入,因为那耗时太长,在任期内不可能有多大改观,几乎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惯势,搞了多是会半途而废。

  “目前大趋势下的执政理念有一定问题,在连贯性上不容易保持下去,往往新一任的领导不经意间就推翻了前一任的规划。”徐光放道,“所以对咱们松阳来说,三区一体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很难形成气候,所以上两任领导虽然有想法,也没有什么行动。”

  “按理说也不应该。”潘宝山颇为不解地说道,“一届任期起码多是五年,五年时间,差不多能做出些样子来进而形成大好局面,那样就可以给下一任奠定继往开来的基础,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可能性。”

  “呵呵。”徐光放仰脸淡然一笑,“五年时间就形成三区一体化发展的大好局面?对咱们松阳来说怕是有些困难吧。”

  “说难也不难。”潘宝山略一犹豫,道:“只要把三个区的发展定位做好,在发展的领域各有侧重点,力争做大做强,把经济实力搞上去,朝一起融合也许就不难了。”

  “你讲的是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分,那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呐。”徐光放道,“仅就目前情况来看,三个区怎么定位?底子太薄了,并不容易调整。看看百源区还好,商贸服务流通业相比而言也还比较发达,可以做些文章,但长陵区和望东区就让人头疼。长陵区就像暮年的老人,焕发第二春的活力并不容易。望东区说是潜力大,但从现有的实力上来看,甚至还不如长陵区。”

  “长陵区的发展,比较适合现在百源区的思路,造新城,而且是向东偏北的方向走,向百源区靠拢。”潘宝山道,“当然,城建只是外相,关键还是要壮大经济实力。从发展上看,长陵区也它的优势,适合中小企业入驻。而望东区,关键是港口,要以港兴区,最终带动以港兴市,那时,松阳市可能就会在瑞北几市中脱颖而出。”

  “以港兴区?”徐光放摇头笑道,“望东区的港口体量太小,这么多年了,也不过是个小渔港而已。”

  “可以从友同市划一部分海域过来嘛。”潘宝山开玩笑似地笑了起来,“从地图上看,友同市有近五十公里的海岸线是抛进我们松阳的,很狭长,放在他们手里用处不大,无非就是养殖点海产品,如果划给我们松阳,那利用起来可不得了。”

  “嚯!”徐光放惊叹一笑,“那友同市还不急疯过去?”

  “要是省里重视起来,友同市急也没有用呐。”潘宝山道,“放在全省的大局来看,友同市那五十公里海岸线就该划给松阳市,连同那块地上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