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研究与隔离(上)_星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不正常节点离线,在冗余系统运作的同时,在计算机内部还运行着沙箱环境和虚拟机,通过多套手段来确保,自己的纯逻辑模组和运算结果稳定可靠。

  运行执政官提前来到了这里,运行执政官的工作需要比有军事执政官高得多的辅助处理器和额外的带宽,而军港的能级又太高,所以两位执政官的工作地点并不都在联邦首都,毕竟在这样一个宇宙层面的文明看来,“首都”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存在,它是整个联邦的信息交互中心和做出决策之处,其实用性远高于把这里视为“更高级的地方”,并且,即使军事中心远离这里,但是有便捷的高速深空技术支持,从宇宙的另一边跑到另一边的难度跟古代乘坐一次星球上的地面城际交通工具差不多。

  对于时间,现在的观点是“相对高效。”

  从直立行走到建立真正的智慧文明,母星上的祖先们花了数百万年的时间从需要忍受饥寒依靠环境的弱势者到打败整合星球上的其他智慧种族和资源,祖先花费了数十万年当第一个恒星能量吸收环建立时,距离第一枚化学燃料火箭发射升空又过去了十几万年而在整个行星系被完全开发之后,那已经是距离星球级文明一千万年之后的情况了。

  而向河系级文明的转变,则耗费了数亿年,光速航行技术由于会造成过大的引力波影响,时间畸变对于飞船内的人而言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当时并没有高维空间通信技术,寻常的通信方式被限定在光速这个当时的壁垒之上,而量子纠缠则在长时间内被发现只能用于加密信息但不能传递信息,尽管相反的自旋的确可以无视光速而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联邦以一种暴力的手段来处理这个问题:直接促使海量的光子进行纠缠,就像古老的书信一样,直接进行文字信息传递,大概就是在一块巨大的面板中平静着无数的光子,面板被分成大量的区块,用以划分与各方的连接,而要想进行通信,则一方面范围性激活其中的光子改变其自旋方式,在另一边,也将接收到这样一个范围性的反自旋范围,这就是最早的超光速信息传递方式,仅仅是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都需要无比庞大的光板阵列和能量池,更别提建立起完整的河系文明圈有多大困难了。

  随着空间曲率驱动和类高维信息传播技术的发现,联邦开始逐渐摆脱河系中央黑洞的引力束缚,向深空进发,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的进步速度逐渐放缓下来,新技术的面世间隔逐渐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年,许多科学家穷其一生也只能研究一条猜想的一种可能性质,在生化改造还没有强大到能稳固灵魂时,在超过一定的时间限度之后,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个体走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