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章 主轴外的成长_星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

  谁知道呢?

  长久以来已经近乎刻入灵魂的习惯,保证了帝国即使处于再混沌的状态也有能力对任何危险源头做出最高效的反击的能力。

  等到一些事情回过味来,一些曾经的,不被确定的可能被意识到之后,要么帝国舰队早已将一切还有可能提供线索的残骸彻底烧焦,要么就是双方在毁天灭地的信息洪潮中彻底湮灭,彼此之间都不会剩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后来的回忆已经晚了,甚至,就连“回忆”这样的行动本身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记忆恢复或者筛查到了某些细节,而是单纯因为叙事层的波动与回弹而已换言之,被回忆起的,只是原本应该被记下的一切。

  时间,已经足够让不断以指数形式扩张的帝国工业基元扩展出一个即使用很多宇宙也无法容纳的庞大数字,而这些巨大的数字即使在向高级单位融合转化的时候会产生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数量级的断崖式跌落,它们能够形成的最终产物数量,也远远超出单一世界的任何直接性衡量手段。

  从构成舰队块的无数常规单位,到能够统领亿万舰队块的各类庞大旗舰。

  与此同时,所有的旗舰,都开始装备越来越多的“配件”仅仅是强击长矛,其所搭配的、能让整套系统输出不同模式的信息洪流的“折射棱镜”就有十余种,而这些“棱镜系统”则保证强击长矛无论是直接依靠自身输出来掀起亿万群星的基底,还是对某些存在属性与存在区间极其有限的坚固单位进行强攻都能游刃有余。

  如果终焉记录之中,曾经跨越过的年都位于主轴之内那帝国同它相比,根基也仍然浅薄的可怜。

  但是,在这百亿年,甚至已经更长的时间中,帝国积累的问题与需求总量,相比于从前也算有了长足的进步。

  种种指向性与特殊性越来越强的需求,就目前看来总能弥补各种各样的问题带来的“坏影响”。

  “远征”已经失去了出动有灵者的必要还保有灵魂的人已经太稀少,他们就算倾巢出动,指向一点,在仍然有整套武装系统坐镇的世界枝干中也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这是纯粹的数量级差距问题,是“质量”与指向性再高相对而言也难以弥补的。而且,就算是能够通过连接数量巨大的进化矩阵,利用极端庞大的虚资讯潮汐进行弥补其象征意义也仍然大于实际意义。

  数量太少了。

  总旗舰在连接几百亿套进化矩阵之后或许会极端强大,但是即使是那样的总旗舰,也几乎不可能直接摧毁世界枝干。至于说摧毁核心引动放逐强击长矛舰队、黑鸢场爆破舰和圣芒场杀伤舰集结起来都能做到。

  更何况总旗舰数量只有一座,而其他所有的量产造物,除去最早的两类原初旗舰由于基础改造空间与构造模式有限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