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6章:我可能看的是假新闻_汽车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爸当时气得直接拍肿了丫半边儿屁股;老子含辛茹苦供你上学,你他娘的就给我立这个志向?!

  揍!

  没商量!

  大发在短暂的造车史中,只做了这么慢一款成功车型,还特么夏天热,冬天冷,常年四处漏风。所以随着像松江哈菲等惠民低端车的出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停产倒闭了。

  现在,再次见到这个品牌,李凡愚除了屁股疼之外更是深深的蛋疼。

  不过将整个报纸版面重新梳理,再结合自己的分析之后,他终于恍然大悟。

  额、这特么都是奔着挣快钱来的啊!

  中华汽车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政策,叫做生产准入。这个政策硬性规定了企业生产汽车应具备的条件。比如什么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啦,保证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啦,什么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啦等等等等。

  当初正信也就是借着搞出来第一款自主发动机,安宁人头又熟悉才在后来的X-power生产之前靠着砸钱和种种光环搞定了准入资格和生产目录。

  但是要是民间资本想跨入这一行,没有正信这般奇遇,想要拿到资质可是千难万难。所以最方便,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收购。

  收购啥呢?

  收购那些早已名存实亡,已经早都不生产汽车但是还占着准入资质名额的老品牌呗!

  只要花点儿钱,不光能把资质搞定,还能顺势接受一下这些品牌遗留下来的资产,比如什么老掉牙的生产线,什么已经十多年没干活了的工程师,什么里面结满了蜘蛛网的生产车间……

  总之,花不多点儿钱,还能给从来没接触过整车制造的民间资本做做科普,何乐而不为。

  所以,一大波儿的僵尸品牌,集体复活了。图啥?就图个快!利益面前,时间也是成本。

  这景象,在李凡愚看来颇有些百舸争流的赶脚。

  想一想,能有现在这情况也不奇怪。中华就是这样,总有些早一步能预料到政策走向的灵通人士。就连程刚这样的市领导都知道了政策走向,别的渠道就更不用说了。

  而靠政策赚钱,可是一条百试百灵的路子。

  靠着政策赚快钱,更是百试不爽。

  正所谓我发了之后,管他泡沫滔天。

  在这些品牌背后的投资者眼里,税率变动肯定会制造一个发展期。现在进入,要是趁着这个机会发展好了,那以后汽车市场上可就有咱的一席之地。要是没发展好也没关系,只要占据一段时间,以中华这么大的市场,收回投资成本那也叫事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只要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测试达到下线标准,把车搞出来。再利用广告宣传,雇他个一两万水军,车托跪舔车黑喷竞争对手,卖他个三五万辆还不是跟早泄一样轻松写意?

  君不见正信那过度营销,月销几万么?

  李凡愚觉得现在的情形,跟当初资本大举进入房地产,实在是…太特么像了!

  还没等他蛋疼稍稍缓解,潘强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李总,你应该来一趟咱们动力公司,这边儿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咋的呢?”

  “这两天有十多家公司上门联系,要买咱们的发动机,要买咱们的变速箱,要买咱们的底盘技术……只要是整车制造需要的,就没有他们不想要的东西……这事儿太邪性了,卖还是不卖,还得你过来来拿个主意。”

  一听这话,李凡愚哼了一声,冷笑道:“怕是除了自己研发,他们什么都想要。”

  思量片刻,这货眼珠子一转,对着电话叮嘱道:“有钱不赚王八蛋,卖是必须得卖。不过卖什么,怎么卖,那可就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