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穷爸爸,富爸爸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能敞开了用。拿食用油来说,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分配的指标也就只有二两油,这够吃什么的?所以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做菜,几乎都很少放油,结果就是不管吃多少饭,都饿得快,每个人都是一幅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就是肚子里缺少油水给闹的。

  但能过上这样生活的工人,在中国都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们至少还能有单位分配到粮油,一个月还能沾几次腥荤,相比之下,数量更多的农民和社会待业人员,过得那就更为寒酸了。这时的农民家里,几乎是看不到什么家具的,所谓的三转一响,那是城里人才能追求的目标,农民能把肚子填饱就已经很知足了。

  如此贫穷,如此寒酸的生活,也难怪那么多人会想要逃离……可是,逃出去,难道就真的可以过得更好吗?

  作为一名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蝴蝶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些怀抱着梦想去投奔‘天堂’的国人,将要面临的是何等可悲的命运。

  孤立无援的处境,无处不在的岐视,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排斥,受了委屈,没人会为你出头;被人欺辱,所有人都只会看你的笑话;就算你再有本事,再能吃苦,再加上一点逆天的运气,终于在某一个公司里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可是当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你也会很快的发现,在你的头顶还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天花板’,它将你上升的途径死死挡住,你只能看着那些明明能力和业绩都不如你的白人职员一个个高升,而自己,永远都只能做一些粗笨的工作。

  事实上,在国外能触碰到这种天花板的,都已经是相当幸运的极少数,而绝大多数移民到国外的国人,实际上都只是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别说享受那些发达国家的福利,连最基本的人生安全都没得保障——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住在贫民区里的垃圾死了就死了,谁会关心?

  衣锦还乡?

  别开玩笑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蝴蝶还真没见过几个是在国外混得好,然后回来装逼的,倒是有不少的人出国转了一圈后,发现实在混不下去,又不得不披着身洋皮回国来圈钱。尤其是八十年代出国的这批人,当他们怀抱着梦想在国外刷盘子的时候,那些选择了留在国内,被他们看不起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们,早已在改革的大潮中百炼成钢,与这个国家一起站在了他们只能仰望的高度。

  时间会证明谁才是命运的强者,可是蝴蝶却没有这样的耐心——这些天来的所见所闻,让他很不舒服:他倒不是替国家心痛人才的流失,在他看来,一群连与自己的国家同甘共苦的精神都没有的渣渣,根本不配称为人才,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就算没有这帮渣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