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三章 都是穷闹的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指挥模式显然已经是相当成熟,只要解决了硬件的技术问题,直接就能投入应用,并且它对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完全就是立竿见影的。

  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苏联,都是,或者曾是这个世界上一流的军事强国,他们当然比谁都清楚要进行这样一场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军事变革的难度有多大,因为同样的工作,他们也一直都在进行着,可直到目前为止,他们军队的指挥模式与二战时相比,也并没有改变多少,细节上的一些提升,也仅仅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但像这完全重构体系的变革,却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哪怕是在理论阶段,也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些东西嘴上说来简单,但真要实施起来,才会知道那有多难。就拿这战斗中最常见的炮火支援来说吧:常规的炮火支援,都是必须要有专业的炮火观测员才能呼叫和引导的,除他们之外,普通的步兵单位根本就无权呼叫炮火,就算需要炮火支援,也只能向上级提交申请,再由上级调派观测员,引导炮火进行攻击。

  之所以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不是参谋部的人太傻,不知道把呼叫炮火的权限下放到前线部队,可以极大的提升支援效率,问题是,计算火炮射击的坐标,引导火炮,这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士兵,甚至是一般的军官,都是难以胜任的,让一个外行去给后方的火炮进行指引,天知道那炮弹会落在谁的头上,而且前线的部队那么多,一支部队配置的火炮数量又是非常有限的,把权限下放,到时这里也叫,那里也叫,你说这炮弹打给谁?那不得乱了套?

  所以,为了避免在战场上出现炮打自己人的悲剧,又或者是指挥一片混乱,执行单位无所适从的情况,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各国的军队也只能牺牲效率以求稳妥——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火炮支援的问题,相比起整个部队的指挥体系来,不过就是冰山一角,而要对整个指挥体系动刀,想想都知道难度有多大。

  毫无疑问,以中国的国力和军事水平,是肯定不具备进行这种改革的能力的——这不是什么岐视,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如果这真的是出自于中国军方的手笔,那么为什么在此前的对越反击战中,他们使用的还是那老一套的指挥手段?甚至于,尽管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可是在很多局部细节上所曝露出的问题,也是件件触目惊心,否则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老山轮战’,借越军的手来练兵之举。

  对越反击战,别看中国嘴上说得轻松,但实际上从中央到军部对这场战争都是相当重视的,用领导人的话说,这场战争就是要给中国打出二十年和平发展的时间,有着如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