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章 开挂也是要讲技巧的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很具诱惑力的选择。

  但这样做的代价却是改变未来。

  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预知未来不就是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好吗?为什么要担心未来被改变?

  原因就在于,这种预知能力只是建立在单一的时间线上的一种预知,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件事上中国作出一些与历史上不同的反应,从而改变了事情的结局,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让未来产生更多的变数——它或许还不足以让未来变得面目全非,但哪怕仅仅只是存在的这种可能,也不得不让老人慎之又慎,因为未来一旦被改变,那蝴蝶所带来的这些有关于未来的信息就很可能会失去作用,中国就会失去自己手中最大的一张底牌。

  改变未来,并不是不行,但必须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把握去掌控未来的走向,否则,还不如不变!毕竟从蝴蝶带来的信息来看,在他那个时间线上的中国干得还真不算太差,那结果至少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真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很可笑,但现实就是如此的让人纠结,这不单单只是一个苏联专家叛逃的问题——老实说,这件事无论插不插手,结果如何,对中国其实都没有太大影响,真正让人为难的是:如何才能最大化的利用好手中的这些情报?在什么样的事件上可以插手,又可以插手到什么程度,怎样做才能让中国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这次的事件,如果因为担心会改变未来而坐视不管,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因为事情本身并不涉及中国的利益,但如果碰上那些与中国利益相关的事件呢?是否要插手?插手后,如果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坏了该怎么办?

  完全不利用这些预知的情报,直接去复制另一个时空里中国所走过的轨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那这些预知的情报又有何意义?凭白的让人添堵么?要知道能上这报纸的,至少有一半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完全无节制的滥用也绝对不行,因为如此珍贵的底牌,岂能因为一些小事而白白浪费?

  不用不行,滥用也不行,这就像铸刀,好钢不多,就必须要用在刀刃上,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分寸,这才是最让人头痛的地方。

  标准,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否则,像这样让人纠结的选择,以后只会越来越多,中央还要不要工作了?

  在老人的心中,其实已经大致有了一个框架,只是在细节的问题上,还需要与其他人沟通才能决定。

  预知的信息,根据其是否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水这类天灾,理论上这些事件是不会因为人类社会的政局变化而改变的,所以这一类的信息要利用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