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回 封王_红楼之倾世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太后是再次要拿林家开刀了。

  虽然这些年来林家依然在江南是赫赫威名的大族,但京中交好的世家却不多,许多都因为不来往慢慢淡了。这次进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保住林家,必得慎之再慎啊。

  黛玉能想到的这些,墨涵当然想到了,而且想得更加长远。

  当年太子谋害先皇一事就有不少疑点,皇上继位或许不是那么简单,后来太子居然无缘无故自绝在天牢里,太子的舅家、岳家,其他拥护太子的人家,都几乎被剥夺了手中的实权。去年,先皇长子义忠亲王无端暴毙,先皇四子、七子被指谋反斩首,十子年轻轻的重病缠身,唯剩下五子义诚亲王、九子果郡王安好,余下的只有尚未长成的十五皇子。

  太后大力扶持自己人,已经掌控了大半的朝堂局势,忠顺王不说,其他四大郡王府几乎全被架空了,不过是个空门面而已。怕是没多久,这几家就可能支撑不住投靠了太后。而江南是个特殊地方,既是全国的粮仓赋税重地,偏一直掌握在江南士族手里,太后的控制较为薄弱,想来太后是绝不会舍得这个地方的。

  林家在江南即使算不上一呼百应,至少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林家投向了太后,能带动不少江南士族跟随。二来,谁都知道当年先皇对林家那是恩宠有加的,林家是正统先皇一派的,如果成了太后的人,对仍然忠于先皇一派的人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既然现在动不了林家,不如就加以利用一番,利用不成,再下手那时候就容易多了。

  圣旨既下,谁都无法拒绝,墨涵还担不起抗旨这样的罪名。而且,他受父亲重托,如今父孝已过,是该去京城好好完成父亲的遗愿了。

  为了赶在年前进京,林家上下少不得要忙碌起来,既要辞别相厚的人家,又要收拾行李,还要派人先进京规整林家的旧宅,真是一日不得闲。

  墨涵明知黛玉忧心,每把话开导她,自己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黛玉心中解了好些。又不想自己这个时候还成为哥哥的负担,抛下思虑,认真理事。

  林家的根基在江南,京城不过是权宜之计,所以黛玉和墨涵商议之后决定,并没有变卖江南的产业,而是派了细心妥当人打理。林管家和林大娘及他们的大儿子林纪留在姑苏,总管江南的产业,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年纪大了也没去,她的儿子王喜跟着林管家几年也能独挡一面了。夏成一家、林管家小儿子林爽随去京城,准备在京城发展。

  墨涵自己手中的生意一直没有和林家并到一块,如原先一般专人打理,也是为了日后有个退步。墨涵又托付了刘家多多照应,想来也没什么问题。

  最后,除了日常服侍黛玉的十六个丫鬟,墨涵的六个小厮,另外带了十六个丫鬟、十二个嬷嬷、十二个小厮、十六个护卫、六房管事的家人。倒也浩浩荡荡坐了三条船进京。

  谁知沿着运河行到山东境内,因为天气严寒,河水结了冰,大队阻在半路上。无法,墨涵只得雇人凿通河道,只是这样一来,行程难免慢了许多,可能赶不到进京过年。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运河前方有几团黑影移动,细看来,却不知谁家这么大手笔,已经把前去的河道凿通了。

  黛玉和墨涵大喜,赞是出行选对了好日子,遇到了贵人。

  新阅读网址:,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机网站: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