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战城南(六)_篡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帜的!”李辉伸手一指,大家顺眼望去,只见城头的最高处,一面浴火凤凰旗正随风飘扬。

  “大明不灭,华夏不死。咱们一定要驱除鞑虏,救助中华!”李辉高高的举起一篮子鸡蛋,很大声的喊道。

  “好!”百姓们高声喝彩。

  修缮城墙的工作马上展开,百姓们也跑来帮忙,李辉按照每人每天两浅银子的高价雇佣他们,百姓们兴高采烈,五天就能挣一两银子,何乐而不为也!

  城墙修复的很快,李辉只是将炸毁的城墙恢复原貌,毕竟现在实力不济,掘港的石灰运不过来。

  现在的石灰已经不能称之为石灰,而是称之为水泥。李辉在丰利北部找到了粘土矿,两种物体磨碎调和就成了最简单的水泥。虽然不如后世的水泥那般坚硬,但是也可以抵挡满清的大炮了。

  修缮城墙完毕,李辉又在城市的最中心修建了一座忠烈祠,整座庙青砖红瓦,庙门两边用红色的小石头拼粘出两行字:八十日带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正中门楣上是用紫檀木做的匾额,上书四个白底黑色大字“满城忠烈”

  同时将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的泥制彩绘像立于其中,下面是一长溜黑色石头,上面刻着在江阴抗战中战死百姓的名字,密密麻麻的小字,无声的倾诉着满清的罪孽。祠中日日香火,祭祀不绝,李辉还特意安排了一户姓钱的人家专门负责。并按月为他们放俸禄。

  此举引来了江阴人民的极大好感,他们认定阎应元是和史可法,文天祥一般的英雄,现在有人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建祠立传,极大的收拢了民心,百姓们觉得李辉和他的东山军的确是好人,是可以信赖的部队。

  从江阴光复的那一天,就有人络绎不绝的前来报名参军,李辉则委婉的表示拒绝,现在不是扩充军队的时候,他还下令让王承化派遣大量士兵分成小组深入乡村,将各地百姓组织起来,组成民团,保家卫国。也作为后备的战略力量储备。

  也有很多读书人前来投奔,但是几番谈论之下李辉现这些人除了八股文什么都不会,就连简单的稼轩之事都一窍不通。每当问到实用技术时,这些人便四顾而言他。

  对于这些人,李辉将他们组织起来,调入基层部队进行训练,第一天就跑了十个,第二天再去看,大部分脚底抹油,只剩三个人了。

  “你们三个为什么不走?”李辉问道,他突然对这三个细胳膊细腿的读书人起了兴趣。

  “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回答道。

  “说得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武扬,字飞鹏。”这个年轻人说道。

  “大鹏展翅,万里翱翔。不错!”李辉点点头,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