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九章 外城商业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艺其实是他们学自周国,回去之后根据当地植物的特性,全手工编织的一种布料。

  这种布料唯一的特点就是凉快,谁让上面经纬之间都能伸进去个手指头呢。

  如果非要形象的比喻一下,那就是布匹上面全都是手指大的洞洞,四处透风很凉快。

  现在东元的SND区,也没人再穿这种遍布洞洞的麻布了。

  自从东元建立棉布纺织厂,几乎所有人都穿的是棉布衣衫。

  谷/span再也不用见到人就捂住身上的重点部位遮羞。

  也不用在寒冷的冬季,亲密的感受风霜雪雨的厉害。

  李源都觉得,这种编织工艺几十年后会绝迹。

  但是没想到的是,麻布编织会被临安百姓喜欢。

  商号从东元国内运了一批老手艺人到临安,就开了这样很多家的店铺。

  升级了一些工艺,还是采用手工编织的基础工艺,编出来的麻布外衫很受欢迎。

  这才有了这么多的挂着山南店招的店铺,好像在临安也是过得挺滋润的。

  他听说之后,也经常会在各种场合鼓励东元国民。

  有条件、有手艺的可以到临安或者夏国来发展。

  也不用担心祖辈苦心创出的技术彻底消失。

  除了这样的店铺之外,还有就是石器的店铺比较受欢迎。

  说起石器店铺,李源还亲自走入其间看了看。

  其实就是东元当初民间的石器磨制工艺。

  东元在原来是没有铁器的,也没有冶铁铸造的技术。

  老百姓只能选择比较坚硬的石头,将其打磨成各种工具使用。

  比如说石斧、石铲、石刀等,现在当然是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东元国内现在普遍已经使用铁器工具在发展生产。

  还有部分的机械化参与进去。

  只是东元地少,农田数量也是不多,一般的情况下,当地的老百姓都是采用铁器在田间劳作。

  除非是脱粒、去皮、磨面等环节才会去相应地工坊去求助机械。

  不过这些石刀、石铲、石斧退出了东元,却在临安这边作为工艺品重新兴盛。

  因为质量还不错,打磨工艺还算精致,并且富有民族特色,临安老百姓有时候会买一件收藏起来把玩,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当然东元最多的还是各种的海贝饰品与珍珠饰品的销售店铺。

  东元如今捕鱼、采珠、采贝都很兴盛,在两大商号的帮助下,也开发出不少的特色饰品。

  没看眼前这商店门口,就用的是东元人做模特,脖子上挂着珍珠饰品展示吗?

  除了商贸运转之外,东元的支柱就是这些产业,大部分的百姓也都从事海产品加工。

  每次船队出海回来,都会征召大部分的国民去处理那些海鲜。

  然后简单包装之后放入大库中,也不知道最后会销售到何处。

  不过珍珠、海贝这样的东西,大夏陆地这边都比较流行。

  很多百姓都会选上一串珍珠饰品买下来。

  或是出席重要场合佩戴。

  或是珍藏作为传家宝。

  李源闲逛着走了好久,看到这些东元人在大夏生活的很好,也是忍不住心中欣慰。

  这代表他没有选择错,跟着大夏的陛下,绝对能让整个东元都过上好日子。

  这种好日子是三山历代君王都想做到而没有机会做到的。

  没想到在他这个时期,实现了无数代东元人的梦想。

  “李源,好久不见!”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