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零章 转向建设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通教都是蛊惑人心、让你们卖命的玩意儿。

  那样的话蛮人和老百姓估计得直接造反。

  只能一步步的同化,让他们看到好日子。放下对五通教的执念才行。

  但是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真的难,岭南西路的开发哪有那么容易?

  岭南东路和岭南西路,别看都在岭南,两边的简直是天差地别。

  岭南东路有大量的田地,最多也就是丘陵地带。

  老百姓只要肯干活,吃饱饭完全不是问题。

  谷/span管理难度基本上不会太大。

  但是岭南西路呢?

  山川纵横交错,老百姓出门走不到二里路,必定前面就是一座山,只有沿着水系有少许的田地可供耕种,世世代代都是贫困与饥饿交替侵扰。

  尤其复杂的是,大量的蛮族在深山中居住,很少与外界联系。

  对于汉人或者说是中原人,抱有极度的不信任,甚至敌视。

  毕竟南汉的统治时期,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威加百族。

  能看到的就用武力慑服,看不到的就随你们去。

  导致现在建设岭南西路完全就是项老大难工程。

  李成很早之前就让政务院制定了岭南西路发展计划。

  选派最优秀的青年官员进行培训,重点是解决民族矛盾问题。

  现在培训是培训出来了,但是实际效果怎么样还不清楚。

  只能用时间来慢慢消磨,去除掉五通教和固有思想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李成不穿越大山,去将于紫萱和钱峰彻底击溃的原因了。

  天然的屏障是一方面,人的因素也是一大影响,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去打也是送菜。

  再说这时空的滇南更是深山老林、瘴疠密布的地带,一般的士兵根本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

  都是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精兵。

  因为非战斗原因造成损失,那他们还是真的心疼。

  如此算下来还不如随他们去吧,反正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他的目光还是要放在中原这片地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原马上将会遭遇大变故。

  另外就是集中精力将大夏建设发展好,以应对中原诸国的变故。

  然后努力开发海外的领土,让整个大夏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转眼已经新正三年,李成也算是在这片土地上彻底立住脚跟。

  江南及东海的老百姓日益富足,岭南地带也是如火如荼。

  他李成终于不用再背着老钱家女婿的名号,而是名正言顺的成了这里的主人。

  发展也是从开拓转变为建设,如此不出三年必定日月换新天。

  只不过江北一带,战火还在弥漫,梁武之间已经打到了白热化阶段。

  梁国久攻不下,那位广成帝动了大肝火,从国内再次调集二十万军队加入战场。

  看那势头是要段时间结束战争,将整个武国给一口吞下不可。

  龙城府仗着偷师学来的火炮,与梁国的十万大军作战。

  五月初三,龙城府正式被梁国以人海战术攻破。

  武烈早已有所准备,迁移文武百官与百姓至密州,再次指挥武国士兵作战。

  将梁国的兵锋挡在沂州和淮阳一带,整个武国领土丧失大半。

  但是梁国也有些后继无力,毕竟五十多万的军队,上百万的民夫协助,持续打了一年。

  梁国就算国力再是强盛,也有点顶不住劲儿。

  国内大片的土地因为抽调人口支援这场战争而抛荒。

  使的梁国如同武国一样,开始从大夏采购粮食物资。

  国内实在是供不上了,不采购必定会生出许多难民来。

  而武烈此时,已经带着船队出现在北部的青州海岸。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