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氏底蕴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题。

  久而久之形成世家,世家为了自家利益又不停地国家身上吸血。

  可以说十国最大的弊病,就是这些世家大族。

  由此引发土地兼并、商业势力、朝堂纷争,让国家和老百姓都是蒙受重大损失。

  甚至因为世家利益操纵当权者,造成整个中原一盘散沙,你打我来我打你。

  千年来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不得不说是华夏民族之殇。

  李达善上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很大程度的表明了态度。

  那就是全力支持李成建国称祖,让望江李氏成为皇族。

  对此李成不能说反感,但却不得不加倍的小心。

  就算如今没有对手,也没有任何一国可以给他造成威胁。

  但是李成的目标始终是放在征服世界上面。

  暂时没有想钻进中原十国的泥潭之中。

  千年动荡、风云变幻,进去就是扯不清的乱局。

  如今他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需要的是安定的局面,让他的船队和子民能够通过商贸,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才行,搅进十国干嘛?天天跟那些国家打仗去吗?

  打过来打过去谁还能占了便宜不成?

  都得将自己的经济打成一片烂摊子。

  比如乾国偏安东南,虽然怂是怂了一些,跟这个叫爸爸,跟那个喊爷爷的。

  但是起码保持国内的局面还算安定,战火一直控制在扬州一线。

  所以经济、文化的发展算是十国中比较好的。

  再看中原的梁国、武国,军事强国不假。

  但是你打我我打你,据说民生搞得一团糟糕。

  要不是仗着民风彪悍,没饭吃的老百姓都踊跃参军,然后趁火打劫一下比如乾国这样的弱国,估计国内的经济就算不崩溃,也好不到那里去。

  所以他现在的策略,就是赶紧偷摸发大财,把元岛这边的基础打好。

  要是真有一天必须插手中原乱局,起码他也会有相应的实力。

  不然就算牛笔吹的再大,所谓的“元国”再是富饶。

  只要真刀真枪的干立马就会现了原形。

  战争基础和经济基础不在那。

  光靠嘴皮子又有什么用?

  当晚,李成在他的官邸中宴请了李达善。

  两人只叙亲情不谈其他,也算是其乐融融。

  不过李成倒也得到了不少关于望江李氏的信息。

  当初他是没资格了解这些东西的,毕竟就是个旁支的小孩子。

  所谓望江,其实就是乾国的润州下属县城,西邻唐国,距离唐都金陵比临安还要近上不少。

  之所以叫做望江,是因为县城就在大江南岸不远处,登临高处即可遥望滔滔江水。

  李氏扎根望江几百年,算是望江惟一的大族,族中子弟耕读度日、诗书传家。

  本来李成以为他们望江李氏就是看到的样子。

  族人大多都会选择在乾国科举入仕。

  听了李达善的讲述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错的多离谱。

  李氏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历史,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之中。

  子弟不仅会在乾国入仕,还会去唐国和武国参加科举。

  这也是他被李达善任命为新家主才有资格知晓的。

  唐国那一支,已经贵为吏部左侍郎,为首的正是李达善的亲弟弟。

  武国那一支稍微差点,还没进入中枢任职,但最高的也已经混到了知府。

  就算乾国这一支遭遇横祸,也还有不少的李氏子弟和姻亲在朝中为官。

  李达善的孙女,论辈分还是李成的本家妹妹,现在是贾斌的正妻。

  怪不得李达善当初甘为贾文和的马前卒,原来还有这等关系。

  不得不说,贵圈那是真的乱,关系错综复杂至此!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