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_问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曹殊隽后脚又来。

  曹殊隽现在对好景常在的会徽已然痴迷——会徽一说,是夏祥随口说之,到底好景常在的小娘子是否赏识,还不得而知——此时的他一心扑在会徽之上,并不是为了可以得到好景常在小娘子的喜欢,只为让自己满意。

  几次前来全有客栈,曹殊隽都会一坐半天,只为和夏祥反复讨论一个细节。曹殊隽不但惹恼了萧五,也惹怒了张厚和沈包,二人本来就对奇技淫巧之术颇为轻视,才不管曹殊隽是何许人也,不由分说将曹殊隽轰了出去。

  夏祥只能一笑了之,让曹殊隽大比之后再来客栈。

  如此,总算安静了一两日。

  张厚和沈包二人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文昌举的文集,二人研究了一番,得出结论,文昌举推崇古风,反对平实文体。二人各自作了一篇文章,互相评判,最后得出结论,还是张厚的笔法更得文昌举文风之意。

  “夏兄,你怎么如此淡定?你可知现在文府的门槛已经快要被人踏破了,听说今年的知贡举是文昌举,多少士子登门拜访,递上名贴文章,投石问路。我二人虽未登门,也忍不住先练手写写文章,你却连文昌举文集也不多看一眼,真能沉得住气。”午饭时,沈包见夏祥还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不由连连赞叹,“气定神闲,有大将之风。”

  “以夏兄才学,考中进士是题中应有之意,但若是高中状元,怕是还差了几分,状元无望,进士无忧,他自然不用着急了。”张厚自以为是地分析了夏祥的心理,自得一笑,“那些登门拜访的士子,都被拒之门外了,他们也不想想,文尚书在京为官多年,怎会不懂避嫌的道理?何况现在的科举实行糊名和誊录,就算文尚书对你无比赏识,他也不知道哪一份试卷是你的手笔,怎么徇私舞弊?当真是幼稚可笑之极。”

  “说得也是,不过我且问你,杨学士怎么就因徇私舞弊被查办了?”沈包嘿嘿一笑,语带嘲讽,“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杨学士不依附三王爷才被拿下?为什么点名让文尚书担任知贡举?无非是文尚书深得三王爷之心罢了。如今皇上病重,三王爷权势日渐势大,几乎一手遮天权倾朝野。”

  “三王爷为何要换下杨学士,夏兄,我想不明白,你为我解答一二。”张厚见夏祥不管他和沈包怎么说,始终不表露心中想法,他就有意考一考夏祥,“三王爷迫不及待地先从今年大考入手,难不成他真的以为皇上可以传位于他?”

  夏祥淡然一笑,举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地笑道:“太祖为了避免主考官和进士考生成为同门,到了殿试都是由皇上亲自主考,及第后,所有及第之人都成了天子门生。不管谁是天子,也不管谁是主考官,我只管埋头考试,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