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七五章 另寻他法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垄断,小商小贩,只能吃他们剩下的残羹。

  贝达费德转而做其他生意,待他回家乡娶妻,已是令人企羡的小富翁。

  贝达费德以中国通的身份,向施怀雅兄弟介绍远东掘金的神话。其时正是远东热,而漂亮国南北战争不知会打到什么时候,约翰森姆透过传媒,洞悉出远东贸易确实前景远大,遂答应了贝达费德的建议。

  1864年,贝达费德及施怀雅公司成立。贝达费德任董事长,约翰森姆任总经理。

  次年,两人来远东作商贸考察。他们先达香江,贝达费德认为香江的天地大小,除了转口贸易,本地市场太小。

  他们沿海北上,在闽都、福都、宁波短暂停留,认为不甚理想。最后到达沪上,立即为沪上蓬勃的发展势头所吸引,决定在沪上扎营。

  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就是施怀雅家族的后代都说不清楚。对他们来说,考证行名已无任何意义,太古洋行早已是香江响当当的公司名,大古洋行就是施怀雅家族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贝达费德与太古仅有一年的缘份。他虽然吃过堵的亏,但欲借堵暴富的梦始终索绕心中。

  他认为现在财力雄厚,有沪上的商馆为据点,正好跟赚得忘乎所以的大商人竞一日之长。

  约翰森姆却不苟同,他已靠棉花掘到第一桶金,不愿去冒这个风险。约翰森姆并不认为堵是罪恶,他只是认为若要在一个地方落脚,必须做正途生意,华夏人仇视堵商人,做这种偏门生意不会长久。

  两人意见悸逆,常常闹得脸红脖子粗。贝达费德见公司的正途生意分外萧条,提出退股,与施怀雅兄弟分道扬镰。贝达费德说,没有他,太古洋行将难以维系。

  贝达费德退股,大古洋行的确陷入困境。施怀雅兄弟到在沪的英商中招股,维持住洋行的生存。

  在以后的岁月,太古洋行还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增资扩股。最大的股东,仍是施怀雅家族。

  兄弟俩惨淡经营,洋行渐有起色。老大约翰森姆不待洋行实力雄厚就积极向沪外扩张。

  他向股东这样解释道:“必须吸取棉花贸易的教训,不能把公司困在一个业种,困在一个地方。”

  1869年,太古洋行在日本横滨和香江设立分行。其业务仍是商品贸易,把英国的工业品运至远东,又把远东的初级产品输往国内。

  香江分行的经理由施怀雅家族外的人担任。施怀雅兄弟。一个坐镇沪上总行,一个常年在海外巡视。

  香江太古洋行很快成为各分行中的明星。这首先得助于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港府奉行的自由港政策;其次,是约翰森姆物色了一位出色的买办,鼎助分行业务。

  这位买办就是莫仕扬。当时他往返羊城做洋货生意,与各国商人交际甚广,精通英语。

  约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