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还真呆得住_1980巴山猎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井离乡,使得人口锐减,男女人口不足万人,出现了“十里无鸡鸣“、“百里无人烟“的悲惨景象。

  后来经过明代的“湖广填四川“及清朝招抚四川流民回原籍开垦,又迁入了部分苗族后裔。

  迁入的苗族一部分是原彭水“赶苗拓业“时迁出的,一部分是从江西、湖北、湖南迁入的三苗、九黎的后裔。

  但是由于他们对赶苗事件心有余悸,都讳言苗族,而自称汉族,习汉语,学汉文,着汉装,只在风俗上还保留一些苗族的传统。

  也就是这些年,镇府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他们开始恢复原来的样子,又有不少优惠政策,发展起来了,尤其是连湖公社这边,出来十个人,最起码有七八个要么是苗族,要么是土家族。”

  “那进入苗寨,有啥子忌讳没得?”

  陈安最担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这倒没得啥子,其实他们还是非常热情好客嘞。有客人来了,肯定杀鸡宰鸭招待。

  但是要注意哈,吃的时候,鸡头是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啥子事情提前说明了,主人不会勉强,但不吃饱喝足,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

  还有就是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只有在遇到婚丧嫁娶或祭祀的时候,才能从正门出入……反正你们自己衡量,不要表现得太奇怪就行了,还是很好相处嘞。”

  陈安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了。

  该注意些言行,但也没必要当成洪水猛兽。

  他回头冲着宏山说道:“蛋子哥,压着点性子,别太冲动哈!”

  宏山微微笑了笑:“晓得!”

  接下来一路平静,也就是在遇到草药的时候,给宁家哥俩指点一下。

  宏山对此也学得很认真,不少时候,反倒是他一直在请教陈安。

  就这样,花了半小时左右,再次翻过一座山,看到了在山下坝子里的村落。

  “这就是青龙咀了!”

  “总算是到了,也不晓得师傅还在不在里面!”

  陈安总觉得李豆花还停留在这里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几个月的时间,哪有那么长时间一直住在别人家的。

  在他看来,找到那个叫龚志国的人,才能探寻到李豆花接下来的行踪。

  坝子不大,只是山间小片平地,其中夹杂着几个小丘陵,一条小河从中蜿蜒而过。

  寨子倒是不小,建在向阳坡面上,看上去得有好几十户人家。

  屋舍都是用木头建造,大多为正三间或五间,悬山式的屋顶;或是在正房的一端加“一铺水”,形成歇山式屋顶;一端或两端有厢房,厢房多为吊脚楼,或者为四合院,中间为天井。

  看吊脚楼下,拴着牛,关着猪,是用来作为牲畜圈房的。

  整片寨子,看上去颇具古意,可比石河子村强太多了。

  里面鸡犬相闻,不少男性穿着青蓝色的衣物穿行其中。

  女性的的衣服就显得五光十色、焯烁眩目了。

  完全不一样的风情。

  洪涝对这寨子影响倒是不大,就是坝子里的田地被冲毁了一些,不少人在里面劳作。

  顺着山道往对面走的时候,路边坡地上有人在干活。

  作为向导,宁文柱倒是积极,上前跟人打招呼询问,说着陈安和宏山偶尔能听明白的几个字眼,知道他是在帮忙询问龚志国家所在的位置,顺便还问了有没有李豆花这么一个人来过。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