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过大年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拿起一支毛笔,陈速羽立刻抽出两张对联纸放到他面前,

  大爷爷沉吟两秒,沾了点墨水,便开始挥毫泼墨,

  顷刻间,一副对联便写好,外公和爷爷当即拍手大喊,“好!”

  一看那架势,陈建国就知道,他们就是专门捧场的。

  马秀英此时已经在三间房间的窗户上牵了一根长绳,等大爷爷写好一副对联,便立刻拿走,用小夹子夹在绳子上,那小风儿吹着,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干透。

  大爷爷也不管别的,只等侄子拿纸给他,他便埋头写字,然后等侄媳妇将写好的字拿走,又开始写新的,如此循环,

  不一会儿,一整条绳索上,便挂满了一张张写好的对联,这些对联两张凑一起,迎着风雪飘扬,显得格外喜庆。

  陈建国仰着脑袋,想看看这时候的春联,跟后来的有什么不同,便看到,

  “实行新生活、改变旧河山。”

  “爱国须丰产、持家在勤劳。”

  “人人喜走光明路、家家欢庆幸福年。”

  “多学文化多明理、不信鬼神不靠天。”

  “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

  时代特色相当浓厚啊!

  不过,也不都是这些,也有一些传统的吉利话,

  比如,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不过最多也就这样了,

  像后世那什么“财源广进”、“财达三江”这样的对子,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可是,陈家只有三间房,就算算上厨房、餐厅和陈建国的小房间,也只有六间,为什么大爷爷要写这么多对联呢?很快,答案就来了。

  隔壁的几户邻居,在大爷爷开始动笔的时候,就派出代表过来守着,眼看着挂起来的对联差不多干透,他们便笑呵呵地拱手,

  “陈厂长新年好,祝您阖家安康、长命百岁。”

  然后又对着陈家其他人说着吉利话。

  等他们说完,马秀英便大声笑道,“老规矩,先来后到,一个个来,”

  随即对着巷口的许伯伯说道,“老许,你先来。”

  “好嘞,”

  许伯伯也不客气,直接指着第三幅,“我就要这个,‘多学文化多明理、不信鬼神不靠天’。”

  隔壁的严伯伯笑道,“老许,你家是该贴这个,扫盲班就指望靠你闭班了啊!”

  许伯伯笑着冲他甩了个脸色,“滚蛋。”

  然后喜滋滋地从马秀英手里接过对联,赶紧跑回家去贴上。

  他们来领对联,似乎成了一个信号,

  不一会儿,便有越来越多的人过来,

  前面写的很快被领走,后面来的渐渐需要等一会儿。

  大爷爷是一刻也没闲着,一支笔不停,写得浑身热气直冒,就连别人来说吉祥话,也只是抬起头笑一笑,声都不吭一声。

  就这样,他一口气将所有的对联全部写完,而来领对联的人也都陆续散去,

  从头到尾,没人给过一分钱,也没有人送任何东西。

  直到这时,大爷爷才呼出一口长气,身心俱疲地坐到旁边椅子上。

  陈建国一直在一旁看着,等大爷爷坐下,立刻端起窗台上温热的搪瓷缸子递过去,“大爷爷喝茶。”

  “哎,我孙子真乖。”

  大爷爷乐滋滋地接过茶缸灌了一大口,这才缓过气来。

  母亲和父亲一起收拾东西,外公拉过椅子坐到大爷爷身边,对着他笑道,“您这笔力见长啊!”

  大爷爷摆摆手,“嗨,大家伙儿瞧得起我老陈,愿意上我这儿来求对联,咱就得把字给写好咯,否则东倒西歪的,像个什么话!”

  这时父亲母亲已经收拾好桌子,外婆则往餐厅端菜,他们便跑去贴春联,

  不一会儿,六副春联都贴在房间门两旁,厨房又传来外婆的声音,“准备放鞭炮,过大年咯!”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