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与有荣焉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校、工厂、单位都是如此。

  这天元旦,全员放假,

  但是并没有多少庆祝的气氛。

  别的地方陈建国不清楚,就在小县城这里,从百姓到政府,好像都对元旦没感觉似的,眼睛里只盯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大風

  哪怕这个春节还有四十天。

  所以就算放了假,陈建国也无事可做,

  奶奶和母亲又在厨房忙碌,大爷爷、爷爷和父亲,趁着放假有空,带着民兵连去搞拉练了,因为这时候去拉练不耽误工作,

  关键是士兵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他也就只能把爷爷的大竹圈椅拖出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小棉被,然后爬上去把被子裹紧,看着巷道狭窄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抱着大爷爷的收音机听戏。

  但是现在是早上,没有唱戏,也没有评书,

  刚播完《首都报纸摘要》,现在放的是《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

  嗯,这两个节目陈建国都知道,

  前者是后来一档著名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前身,后者更不得了,

  《新闻联播》了解一下!

  所以这个年代都是早上听新闻联播的呗。

  老式的收音机很大,也很重,抱了一会儿,陈建国就觉得有点压着肚子,便放到旁边的窗台上,继续裹着被子看雪,

  可他的思绪却已经飞远,

  1956年了,今年发生了哪些大事来着?

  抱歉,时间太久了,没想起来,

  好像中学历史书上,也没有写具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吧?

  果断将责任推给教科书之后,陈建国长叹一口气,

  唉,自己果然不是学习的料,头疼。等等,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还真让他想起来一件大事,

  貌似,

  就是在今天,1956年1月1日,钱学森先生给开国将帅们讲课,第一次在黑板上写下了“火箭军”这3个字,

  众所周知,这3个大字后来成为人民军队的“第四军种”。

  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啊!

  想到这里,陈建国顿时有一种正在参与历史的感觉,

  与有荣焉!

  于是将棉被掀开,进屋抓起大爷爷送的军刺就往外跑,还不忘冲着厨房喊了一声,“奶奶、妈妈我出去打仗了。”

  妈妈理都没理,只有奶奶回了一声,“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啦。”

  声音还在,人已飞远。

  身上穿着棉袄,头上戴着冬帽,腰间的裤腰带上别着军刺,陈建国在马路上飞奔,不一会儿便到了一个小池塘前,

  说是小池塘,其实也不算太小,大约一两亩的水面,可以算是大池塘了,

  池塘就在县政府大院的边上,因为地处主城区之外,平时来这里的人不多,

  可等陈建国跑到这里时,还没等走近,就听见阵阵欢笑声,

  乍一听还有些吵闹。

  陈建国不禁感叹一声,果然小孩子是最容易找到欢乐,大人才不会来这种地方呢。

  宽敞的湖面上,原本碧绿的湖水已经凝结成一块白色的冰面,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冰面上疯狂地玩耍,

  有的找来一块木板,一个坐一个拉,找不到木板的,就找个板凳翻过来,也一样用,

  有的直接在冰面上玩俯冲,就是往前扑到冰面上,利用惯性滑出去,还有的在冰面薄弱的地方,努力地用石头砸冰,然后抠出一大块冰块,啪地一下摔碎,并滑出老远,乐得开怀大笑,

  陈建国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正准备掏出军刺,挖一只冰块出来,便听见咔嚓一声,

  转头望去,只见刚才还在摔冰块的那几个孩子,站的地方冰块碎裂,一股脑地掉进了水里,

  接着便听见县政府大院那里传来大人们的声音,“小兔崽子,刚结冰就敢跑来玩,冻不死你们!”

  陈建国一见不妙,转身就撤。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