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小食堂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心安理得地跟着王老师吃饭,

  也是幸亏今年大丰收,每家每户都收了不少稻谷,否则别说给他们交口粮了,连家里吃的都成问题,

  可是,这些谷子一直要撑到明年七月份夏收,然后再和夏收的谷子一起撑到秋收,每一斤粮食都是算计好的,

  若是继续交口粮跟着王老师吃饭,他们家里还能勉强承受,可要是改成吃食堂……,

  有了食堂,自己肯定不能继续在王老师那里吃饭了,交口粮给食堂也不一定够,若是收得少还好,若是收得多,那她就只能放弃上学,

  总不能为了上学,让一家人饿肚子吧。

  想到这里,梅映雪深深地低下脑袋,为自己未来可能辍学的命运感到伤心,

  就在这时,她听见张先生继续说道,

  “同学们,你们回去之后,跟家长说清楚,

  这个小食堂,是学校专为方便大家而开设的,凡是带饭过来的同学,一律不收费,免费帮大家加热,

  如果觉得带饭麻烦,想在食堂吃的也可以,可以带米过来交给食堂,学校现场过称,交多少,发给多少粮票,学校免费帮大家做成米饭,至于菜,可以自带,也可以在食堂买,不需要菜票,仅收一点菜金。”

  听到这话,梅映雪猛地抬起头来,眼睛里满是光彩,

  可以自己带饭过来加热,而且是免费?

  真的太好了,自己不用辍学了!

  而且比起交口粮,她还更喜欢自己带饭加热的办法,因为只需要头天晚上剩点饭就好,就和以前带饭团一样,这样可以省下很多粮食,

  想到这里,她心里满是感激,可是,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哪怕她年纪很小,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小学都有这个福利,至少以前的卢家湾小学,还有其他同学插班的胜利小学和城关镇小学,都没有这项福利,

  要是其他同学也能插班到棉纺厂小学就好了!

  就在梅映雪满目憧憬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也都沸腾起来,刚才还死气沉沉的林大河,此时又恢复往日神采飞扬的样子,他甚至已经开始跟同学们讨论,蒸咸鱼的四种吃法。

  全班三十几个人,唯有陈建国双手撑着下巴,显得很是平静的样子,

  刚才梅映雪的变化,都被他看在眼里,此时除了一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也不知道能说点啥,

  换成几十年后像她这样年纪的孩子,可能还需要父母哄着,才能不情不愿地吃完一小碗饭,可梅映雪已经在算计着,吃食堂和自带饭中间的差距,

  而像梅映雪这样的小孩子,在班上还不止一个,

  窥一斑而知全豹,陈建国突然觉得,自己来到这里四个月,好像依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一直以来,他看到的都是棉纺厂和小县城这个小小的世界,在小县城里面,过得最差的,也不过是刘瘸子那种小商贩,又或者在码头上找活的挑夫,如今公私合营之后,这些人也都有了一份依靠,最不济,也能衣食无忧,

  可在缺少良种和先进种植技术的农村,依然需要看天吃饭,哪怕进了公社时代,他们也依然是最苦的那一类人,……

  就在陈建国自我反省的时候,感觉自己被人撞了一下,转头看去,只见马文英凑过来小声问道,“陈建国你带饭还是吃食堂呢?”

  陈建国眼珠一转,“我回家吃。”

  “啊?”

  马文英瞪大眼睛,满脸惊讶地看着他,“你不喜欢吃食堂吗?”

  陈建国嘿嘿一笑,“我更喜欢吃我奶奶做的饭,”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而且,就算你想吃食堂,也要问问你妈妈答不答应呢!”

  一听这话,马文英顿时愣住,随即愁眉苦脸地默默思考这个问题。

  陈建国当然是吓唬她的,棉纺厂职工家庭的条件都不差,更别说她妈妈还是工会主任,学校有食堂,她可能巴不得省点麻烦,让女儿在学校吃饭呢,

  至于他自己,其实他也不想跑,

  可是想想奶奶做的肉,呃,算了,还是辛苦一下回家去吃,否则带到学校来,容易引起公愤呐!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