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3章 受奖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即按:副大军区职待遇、正军职待遇、副军职待遇。

  另外,由于军队文职干部都是现役军人,其薪金待遇与现役军官相同,还专门设置了与军衔等级相应的“文职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分别对应上将至少尉的薪金待遇。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应的只是“待遇”,并没有任何管理权限,也不与部队军衔通用,对本系统之外没有任何过问的权力,除了工资福利更高一点,并没有其他的作用。

  不过那是以后。

  现在这个时间点,文职干部那也是干部!

  所以,此时此刻,陈建国就是正儿八经的战士、文工团干部,享受正连级待遇。

  这是他用一个个作品换来的,绝对不是张团长给他胡乱升官。

  特招进团就是正排级,写了《地动山摇》之后就升了副连,然后创作《一二三四歌》、《军中姐妹》、写小说、拍电影,各种成果累积起来就成了正连。

  他不想要还不行,部队里讲究的是论功行赏,立了功就要赏,你不要,人家还看着呢。

  而这一次虽然没有搞创作,但是立了这么大的功,不表彰都说不过去。

  于是先在团里的表彰会上升了一级,成了副营。

  三天后在军区的表彰会上升了一级,成了正营。

  半个月后,已经是8月下旬,救援工作进入尾声,下一步就是重建阶段,最上级便开始对本次事件中的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地方上的由政务院去安排,部队里的就由军委处理。

  刘世明老爷子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急流勇退,所有功劳都推给了陈建国和刘家林。提醒和建议是陈建国干的,组织异常情况复查和决定撤离是刘家林带着驻军领导一起干的,这两个当记头功。除了寥寥几个自己人,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有参与过。

  论功行赏的时候,刘家林便官升一级,上调军区担任职务,一家人也跟着来了北京。……宿舍也在这附近,距离陈建国家还不远。

  其他人也各有奖励。

  这时候陈建国便跟着再升一级,成了副团,只比张团长低了一级。

  文工团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总”字头的,比如总政,对应师级单位,第二级是隶属于军种部队的,比如海政、空政,级别就低了一等,第三级是隶属于各个军区的,对应团级编制,也是最低一等的文工团。

  再低的那不叫文工团,得叫文工队,营连排的编制都有。

  到了这一步,陈建国在文工团里也可以算做领导了,要是再进一步,……也比不过张团长。

  人家虽然是团长,但享受副师级待遇,那是他从小就闹革命换来的,要不然也压不住底下那么多人。

  可惜要到1979年才有一二三等功制度,要不然肯定能拿个一等功。

  至于其他勋章就别想了。

  战争时期我军就没有授过勋章。

  红星奖章是奖章,不是勋章,只在1933年和1934年的建军节,给红军将领颁发过。

  31年和32年倒是颁发过“红旗勋章”,甚至连李先生也在受勋之列,但那是奖励土地革命中的优秀领导人,不算部队勋章。

  直到55年首次授勋,才颁发了三种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都分为四级,前面三级是勋章,分别是一二三级,最后的是“奖章”,已经不算授勋。

  这三种勋章又分别对应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部队领导干部。

  而且这三种勋章是可以累计计算,也就是说,最多可以获得三枚一级勋章。

  陈家也有一枚“三级八一勋章”,那是大爷爷的压箱底宝贝,连陈建国都难得一见。

  可惜这些都跟陈建国没关系,最后他就捞到一本光荣证书,也算聊以慰藉。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