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做好准备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以后的生活,自己当个顾问就好,千万不要把自己透露出去。

  而这几天他也一直待在临时指挥部,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安置、救援、抢救生产设备展开,再就是和上级联系,不过那是在另一个地方,对他的存在没有透露半点信息。

  怎么就都知道了呢?

  有心想找人打听,可刚才还挤满人的车厢,这时候却只有他一个人在,其他人都到别的车厢去照顾伤员,他也就不好意思打扰。

  火车一路向西,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抵达北京站。

  列车长带着两位同志,亲自将陈建国送下火车,又送了好大两袋子东西,说是什么单位给的礼物,然后将他送上站台上的一辆吉普车,满脸激动地挥手告别。

  陈建国坐在小汽车上,看着旁边同样满脸激动、甚至与有荣焉的司机,忍不住小声问道,“同志,您、认识我?”

  司机同志稳稳地开着车,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说道,“当然认识,陈建国同志,笔名耳东,九岁发明踏板打谷机、十岁就在少年报发表文章,十一岁发表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

  陈建国早已经瞪大眼睛,等等等等,怎么连耳东都出来了?

  好不容易等司机同志念完他的人生履历,陈建国满脸麻木地问道,“您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司机同志笑道,“何止我呀,全国人民都知道啦!”

  陈建国顿时如遭雷劈,“全国人民都知道?”

  司机同志,“对啊,自从唐山驻军领导汇报了你这次的功劳,李先生对你提出表扬之后,你们江南的地委日报就率先报道了您的先进事迹,然后全国各大报纸都争相转载,就全都知道啦!”

  陈建国,“……”

  原来如此!

  晕晕乎乎地回到家。

  还没等下车,就看见巷子口站了好多人,还有人举着横幅,上面写了几个大字,“热烈欢迎抗震英雄陈建国同志回家!”

  横幅下面,小梅搀着母亲,母亲抱着小爱华,乐呵呵地在那里等着,就连张团长也带着几位文工团的人在旁边凑热闹。

  看到这一幕,陈建国是真晕了,不至于吧!

  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多想。

  车刚停稳,人家铁道部的司机同志第一时间下车,扯着嗓子大喊,“陈建国同志到了!”

  就跟喊皇上驾到似的,都破了音。

  下一刻人潮汹涌,将小小的吉普车包围。

  陈建国晕乎乎地下车,晕乎乎地跟街道办、居委会的老熟人握手客气,就跟第一次认识似的,只差签名合影。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还是张团长和街道办领导发话,“陈同志劳苦功高,一定很累了,让他先好好休息,改天咱们再开表彰大会,好好庆祝!”

  陈建国不禁惊慌失措,还要开表彰大会?

  将大部分人送走,最后只有张团长几人还在。

  陈建国赶紧拉住他小声说道,“我突然想起来还有急事,先请半年假,过完春节就回来报到。”

  张团长一句话就打消他的念想,“你能跑到哪里去?”

  完了拍拍他的肩膀,“单位的表彰大会已经准备好了,明天记得早点到。对了,军区也打算对你进行表彰,可能还有其他单位,你做好心理准备。”

  说完便飘然而去。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