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谢谢你啊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才通过微波通信站与外界取得联系,第一时间汇报了震区的情况。·

  初步统计,遇难人员728人,伤员3425人,全市42万余人基本平安无恙。

  但是全市所有建筑全毁、工业设备毁损近一半,各种物资仅够使用3天,如果减半配给,勉强可以支撑一个星期,急需救援。

  收到汇报后,上级第一时间对外公布信息,并迅速安排组织救援工作。

  消息传出,全世界又是一惊。

  8级大地震,震中还是在人口集中的繁华市区,却只有这么一点伤亡?假的吧?

  而为了鼓舞人心、安定人心,上级也在摸清楚唐山的情况后,迅速披露了详细信息。

  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世人面前。

  陈建国,首都军区文工团文职干部,著名作家、剧作家、词作家、作曲家、导演。在唐山考察采风期间,敏锐地发现多种不寻常的地震前兆,并极力建言驻军领导刘家林组织人员撤离。当地驻军领导在冷静听取他的意见后,第一时间收集相关异常信息,并找地震台技术专家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证实这些征兆确实有可能在预示地震。为人民生命安全考虑,便当机立断,在地震前九个小时,决定对全市人员进行撤离,疏散到空旷地区,同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周边城市和上级,周边地区也跟随疏散,这才避免了数十万人的生命损失。

  反倒是更远的天津、北京地区,因为没有任何准备,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伤亡情况。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又这么巧?

  世界各国地震台都哑然无言,去年一次海城,今年一次唐山,接连两次预测中大地震,避免大规模的人员损失,这是什么运气?

  地震前的征兆确实很可靠,但是这些征兆几乎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等级和震中,如果都按陈建国的办法,一有征兆就撤离,确实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可从概率上来说,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不需要撤离的小地震,每次都撤,还能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啦?也就是说,这次的地震预测和去年海城的一样,完全不具备复制成功经验的可能性。

  除了感叹一声运气好,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在国内,陈建国的声望被推高到一个可怕的程度,尤其是李先生罕见地亲自发声,对陈建国提出表扬,让他在国内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江南老家的地委日报也闻风而动,迅速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介绍陈建国先进事迹的文章。

  陈建国的多重身份只能瞒瞒外人,怎么可能瞒得住老家人?!

  更何况在老家人眼里,这还是光荣事迹,值得大书特书,为什么要隐瞒?

  于是顺理成章,什么耳东、什么运动会领队、什么开垦农场、什么第一批响应号召报名知青,之后又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曲,写了《地动山摇》,拍了《生死时速》,……

  其中当然少不了把“打谷小英雄”、在北京被李先生接见的“先进事迹”拿出来大讲特讲。

  好嘛,真是一点也不给陈建国留底,将他卖得是干干净净。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当即就被全国各大报纸转载。

  也就是陈建国现在人还在震区,看不到报纸,否则一定给地委日报送一副锦旗,上面写四个大字,“谢谢你啊”!

  三天后,由于两头分别同时开工,终于抢通唐山与外界的交通通道,而早已准备妥当的物资,立刻装上几百辆大卡车,源源不断地运入震区,极大地缓解了震区的物资困境。

  可要将更多的物资运进去,肯定不能依靠这种简易公路,必须要依赖运力更强的铁路。

  但是地震将唐山境内的所有铁路全部震毁,要抢修超过400公里的铁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铁道部倾尽全力,调集了5万名铁道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对这一路段进行抢修。

  在震区,还有2500多名铁路职工,一万多名家属,他们也都投入到工程中去。

  仅仅比公路抢通晚了两天,到8月2日,滦县以东通车,8月4日,唐山以东通车,8月6日,唐山至塘沽通车。至此,京山线全线打通。

  到了这个时候,陈建国也终于可以坐车回家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