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2章 悲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一来,陈建国顿感压力倍增。

  第一次拍电影就玩这么大场面,要不要这么夸张?!

  他还打算随随便便找几百个老百姓意思一下就行了呢,没见后世的战争片,敌人都来了也只有十几二十个在逃难,几百人已经很壮观了好吧。

  但是现在,他要调动的是成千上万的人!

  11月上旬,海城第一片雪花从天上飘落,早已排练了一个星期的剧组,在陈建国……和两位资深副导演的指挥下,正式开拍。

  地震前的放松与宁静、通告发布后的议论纷纷、组织初期的不情不愿、地震当日撤离时的鸡飞狗跳、地震前寒夜里的煎熬与冲突、突如其来的地震,最后是震后的废墟。

  至于震后救援工作,早在前几天就已经拍完了,不够的再去电视台要一点新闻片段就行。这个年代的辽宁台属于第一梯队的土豪,设备豪华经费充足,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的记者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拍摄,留下许多第一手资料,正好可以给电影作为补充。

  三下五除二,有地震撤离经验的群众和战士配合,十天时间,剩下的几场大戏全部拍完。

  陈建国发现,拍这么多的戏,找了这么多的人,最后除了自己一帮人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以及耗费的胶卷,竟然没怎么花钱。社员群众出来拍戏算上工,公社会给他们记工分,城镇上的居民也会有街道办安排,一般是发放一点纪念品,钱是一分没有。

  战士们更不用说,命令下来就是任务,连吃饭都是自己带。

  剧组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

  难怪这个年代的电影都喜欢拍大场面,确实很省钱。

  ……

  带着拍摄的胶卷回到北京,陈建国再次投入后期制作,结果才刚到12月,整部电影就已经完成所有的后期,随时可以上映。

  但是还需要过审。

  军区和电影厂的领导在审查的时候,又提了几条“建设性”的意见。

  无非就是要增加一些运动会元素,最好是对李石在其中的作用要用浓墨重彩来描述。

  陈建国一听,顿时吓得“一病不起”,迫不得已,只能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电影厂去执行。

  为了装得像一点,他连着在家里“卧病在床”,一直没有出门。

  而且随着1976年越来越近,他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

  这一年可不是什么好年份,三位先生相继去世,彻底成为了历史。

  小梅看到他情绪不高,还以为他是因为电影的事情,便带着儿子想方设法让他开心。

  可是这个时候,哪里开心得起来,就连元旦节也没有怎么庆祝。

  到了1月8日,噩耗传来,山河失色、大地举悲。

  三天后,陈建国抱着儿子,带着小梅、母亲,跟着150万群众一起,冒着零下15度的严寒,默默站在路边送行。

  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但其中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少人知道。

  北京城里生活了几百万人,这里每天都有案件发生,哪怕是很小的打架斗殴、偷鸡摸狗也算,就连建国那天也不例外,那时候还有特工在捣乱呢。

  但是据北京市公安局报告,1976年1月9日至1月15日,整整一个星期,没有任何案件发生!

  一件都没有!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