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剪辑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人不要老是畏首畏尾嘛。”

  陈建国毫不犹豫举手抗拒,“免了。我说真的啊,拍完这部电影,可千万千万不要再给我安排工作了,你们总得给别的同志一些机会吧!”

  张团长微微笑着看着他,“别的同志没有你会来事儿啊。即便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也得有那个本事不是。”

  陈建国抓了把头发,叹着气说道,“不行,我得想办法找下家,要不然迟早得让你薅秃头了。”

  说完站起来就走。

  张团长赶紧喊道,“拍摄进度表不要啦?”

  陈建国头也不回地挥挥手,“送你了。”

  张团长,“你把我扇子留下啊。”

  陈建国大摇大摆地扇着蒲扇走出去,“送我了。”

  ……

  本来还想休息两个月,等拍完全部素材再一起做后期,不过张团长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能赶上地震周年,也挺有意义的。

  没办法,累点就累点吧。

  接下来他便扎进电影厂里面,跟着上次合作的剪辑师和两位副导演一起剪辑后期。

  先把胶卷冲洗出来,再用负片冲洗出正片,被冲洗出来的正片上每一格画面都会有编号和负片相对应,这个被拿来剪辑的正片叫工作拷贝。再将工作拷贝挂载到剪辑台的胶片转轴上可以控制正向、反向和逐格的查看,而定位光孔会直接把当前定位的胶片画面投影到小型的监视屏幕或者毛玻璃上。据说60年代以前,好莱坞所有的剪辑师都是女性,因为她们更仔细认真,能准确找出正片上的编号,60年代以后才有男剪辑师出现。

  其实电影厂的剪辑工作并不复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胶片的耗费比超低!

  陈建国的准备工作没有白费,先写文学剧本,再扣导演剧本,同时让美工将所有的场景全部画出来,不管是摄影师还是那两位导演,都能准确捕捉他的意图。

  再加上让那些非职业演员一遍遍地练,练好觉得可以了再开机拍摄,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胶片的损耗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五,稍作剪辑就能使用。

  即便如此,整个剪辑工作还是持续了一个半月。

  嗯,其中有一个月是陈建国在学剪辑技术。如果他不是正导演,另外两位副导演早就将他轰出去了。

  尽耽误功夫!

  不管怎么说,到7月底的时候,总算将已经拍摄的片段剪辑完成。

  这部分内容送上去之后,上级领导看了都觉得满意,体现了各级领导的伟光正。

  至于说“三个陪衬”里的反面人物,自然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出演。

  其实这也不是陈建国非要生搬硬套运动会的文艺套路,事实就是这样,在地震预测的判断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争议出现,争论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学术讨论,可在结果既定的情况下拍出来,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反面人物,

  对于这种情况,陈建国在剧本中也做了处理,就是这些“反面人物”最后都被领导和“英雄”所感化,就很符合运动会的“纠正”思想,也不会让这些“反面人物”为观众讨厌。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