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电影的作用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不回来了,就算能拿回来,还能不能用也是个问题,

  回头看看等过几年开放以后,能不能想办法拿到一个稍微完整的拷贝,等以后数字技术成熟,再转成数字电影保存,否则的话,世界上的第一部mv能否流传下去都是个问题。

  边说边聊,不一会儿就到了电影院。

  在这里,文工团的领导和许多“普通观众”一起观看了《地动山摇》,别人在观看故事情节的时候,陈建国则在默默观察电影里的急救知识,

  还好,基本符合剧本设定,少数有所改动的地方,也无非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一些与时代紧密相关的东西,无伤大雅。

  放映结束,电影院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其实今年拍的电影数量并不算少,四大电影厂都有新的故事片推出,长影厂拍摄出了《创业》、《金光大道》,又翻拍了《平原游击队》,上影厂拍摄出了《火红的年代》,也翻拍了《渡江侦察记》,北影厂也拍了《侦察兵》、重拍了《南征北战》,军区电影厂今年就只有两部作品,还都是陈建国的,一部便是音乐电影,另一部便是《地动山摇》,至于原本历史上拍摄的《闪闪的红星》,已经被陈建国这只小蝴蝶扇到十年前拍摄了。

  而之所以今年有这么多电影出来,也跟上面的形势变化有关,

  往前数5年,几乎全是样板戏,《白毛女》、《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京剧)、《奇袭白虎团》这些,

  直到今年,随着老百姓的呼声日渐走高,以及上级形势的变化,才有这么多的故事片得以呈现出来。

  换句话说,如果陈建国早两年写出《地动山摇》,恐怕都未必能发表,更别说受到重视,改编成电影,齐聚文学

  只能说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而在今年众多的故事片中,战争片又占了绝对多数,《地动山摇》便是仅有的几部非战争片之一,如此一来,便格外受到观众的欢迎,

  随着拷贝被送到全国各省,一股《地动山摇》风也迅速席卷全国。

  而这股风潮在2月上旬达到巅峰。

  1974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由于我国科学家对海城地震做出了成功预报,再加上震后做了科学的应急措施,只有一百多人遇难,比历史上少了百分之九十。

  陈建国不知道原来历史上少了多少人,但他很清楚,一场7级以上的大地震,又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只有一百多人遇难,可以说已经非常难得。

  而根据张团长所说,和去年的云南大地震一样,正是因为《地动山摇》这部电影,许多人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做了正确的应对,并在震后及时施救,至少有上千人因此幸免于难,单单凭这一点,便可以认定,陈建国的这部电影又立功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