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陈导演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部“音乐录影”系列的曲目安排,

  片刻后,他灵机一动,说道,

  “各位领导,歌曲编排方面,我有个小小的建议,比如说,一群年轻人在农村里面劳动,然后有人抬头唱歌,唱的就是《希望的田野上》,咱们就从田野上开始,然后年轻人踊跃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无数人汇集到一起,这里就可以……”

  他说着拿出《战地新歌》的册子翻开,“训练、日常生活、战斗、团结、表忠心,咱们就用这几个核心点,从《战地新歌》里面挑歌曲,最终在李先生的领导下,走向光辉的胜利。”

  领导一听,立刻拍手鼓掌,“这个建议好啊!”

  说着转头看向张团长几人,“有情节发展、有内容,比单纯地拍演唱画面更有意义,甚至当做电影放映也未尝不可。”

  张团长也连连点头,“《战地新歌》已经出了两集,总共201首歌曲,要挑出反应咱们战士训练、战斗、生活的歌太容易了。”

  然后指向陈建国,“用《在希望的田野》上打头的意见也很好,反映了咱们子弟兵来自工农的特点,加上《军中姐妹》、《一二三四歌》,最后用《东方红》作为结尾,升华全片,非常有意义。”领导们一致通过,“陈导演”便走马上任,

  拍这种音乐电影一点风险都没有,内容全部都是现成的,不能出现的东西都不会放进去,他只要构思好画面就行,

  随后陈建国便着手组建摄制组,

  军区文工团是有钱的,早些年组建电影制片部门的时候,一口气从上海电影机械厂购买了“上海牌1101型中型摄影机”、“1201型大型同步摄影机”、“大型自动洗片机”等全套设备,

  后来试拍了几部片子后,发现效果一般,而那时懂行的人都在全军电影厂,便干脆放在仓库里吃灰。

  现在全部被翻出来,摄影师检查了一下,不禁有些眼馋,“竟然都是八成新的货,比我们电影厂的机器还好,我们现在机器都不行了,却买不到合适的机子。”

  说着还叹了口气。

  为什么几年前都能买到好机器,现在却不行了呢?这就要从上海电影机械厂说起,

  上海电影机械厂的前身是“上海维纳氏电影器材厂”,创始人郑崇兰先生,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和第一架电影摄影机,被称为“国产相机之父”,50年代也积极参与资本改造,将“维纳氏”并入上海电影机械厂,成为上电机厂的副厂长,主管技术工作,

  在他的主持下,先研发出上海牌1101型中型摄影机和1201型大型同步摄影机、大型自动洗片机等设备。然后又试制出全景摄影机、特技高速摄影机、钠光摄影机等高新技术产品。

  到60年代中期,我国的电影机械设计制造能力已接近国际水平。

  然后众所周知的事情发生了,

  如今上电机厂的设备生产能力远不如前,郑先生也成为运动员天天打比赛,如今已然心脏病发,命不久矣。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