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财大气粗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石板,同学们都有铅笔和作业本,谁还愿意带这种既笨重又容易摔坏的东西啊!

  搞清楚缘由,陈建国瞬间没了兴趣,这种东西无非就是物资匮乏的年代的一种替代品,还真和他刚才猜想的一样,跟古代的木板和沙盘没多少区别。

  这时马文英却又对着梅映雪问道,“你们学校有多少人啊?一年级只有你一个人,是只有你自己在教室上课吗?”

  赵跃民闻言顿时接了一句,“那不是好惨?!”

  同学们一听,也都心有戚戚然,满脸同情地看着她,

  班上几十个同学在一起,他们看见老师都有点害怕,想想梅映雪竟然一个人对着老师,

  好可怕呀!

  听到马文英的话,再看看赵跃民,梅映雪终于嘴角微微翘起笑了一下,连眼睛也似乎弯了起来,“不是的,我们学校没有这里大,只有一个教室,一年级到四年级都在一起上学。”

  “都在一起上学?”

  马文英顿时瞪大眼睛,满脸惊叹地看着她,“那怎么学习呀?”

  梅映雪说道,“就是我和二年级的人坐一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人坐另一边,两边墙上都有黑板,梅老师就轮流教,教到哪个年级,其他的就自己写作业。”

  同学们都对新同学的生活很感兴趣,一个个追着她问不同的问题,

  “你们上学也是一学期交三块钱学费吗?”

  “不是,是交二十斤谷子,听我爸说这是给老师的工资。”“只给老师吃谷子呀,那老师不吃菜的吗?”

  ……

  不一会儿,这个小丫头就有点招架不住了,面红耳赤不知道怎么回答,

  毕竟才五岁多,能知道学校的东西,还是因为从记事起她就被爸妈扔到学校里玩,那个小小的房子,就是她的全部天地,

  可同学们问她稻谷怎么种,菜园里有什么菜,怎么浇水施肥,

  这些她哪里知道嘛。

  幸好幸好,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梅映雪也抱着石板转了回去,乖乖等着上课。

  ……

  中午放学回家吃饭,下午返校上课,然后放晚学,

  半天无话,陈建国自然也没教新同学唱什么荡双桨。

  背着书包从学校出来,陈建国见到梅映雪跟着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一起走,便知道应该是他们原来学校的学生,

  有大有小有男有女,男的多女的少,小的多大的少,最小的毫无疑问就是梅映雪,最大的估计能有十四五岁了,

  看到这里,陈建国不禁又多看了两眼,这个年纪了,他家里竟然还允许他上学读书,可见对他寄予厚望,

  这年头没有什么义务教育,小孩子必须要读书的说法。城镇上还稍微好一点,除非是实在出不起学费,否则至少会让孩子念个初小,而农村就大不一样,很多才七八岁的半大小子,就已经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大部分女孩子更是连踏进校门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十四五岁大的小伙子,能当大半个劳动力使,换成一般的人家,早就结婚当大人了,哪还有继续上学读书的。

  不过这也跟陈建国没关系,凡事总有特例,也许这个人学习成绩特别好,家里盼着他来日吃皇粮呢!

  对于农村人来说,如果能考入中学,成为公家人,不管是政府的行政人员,还是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职工,都是洗脚上岸、鱼跃龙门,值得大摆三天筵席的大喜事,

  当然,如果能读个中专,进工厂当工人,端起铁饭碗,那更是可喜可贺,

  这样想想,也难怪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大龄学生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