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永不过时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工业,都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陈建国说道,“选择这两个国家进行扶持,是因为他们处于西方对抗苏联的最前线,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随着美国正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传统产业需要向新兴产业让路,而德国处于欧洲大陆中心,日本也可以辐射整个东亚、乃至于环太平洋带,于是成为美国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并促成了这两个国家近二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奇迹。”

  “二十几年?”

  霍先生眉头微微皱起,眯着眼睛看着地图,轻声说道,“20年代,美国成为第一次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者,40年代,日本和德国承接,并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现在20年过去,所以,又到了第三次产业转移时期?”

  “应该说已经开始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群效应,”

  陈建国手指在地图上滑动,“50、60年代大批殖民地独立,让西方国家的公司看到新兴市场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国土狭小的日本比美国更早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

  按照日本财团的产业结构,以及过往产业转移的规律,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工、汽车、机械肯定会在他们国内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日化、家电等产业,就必须要往外搬迁,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让位,”

  说到这里,他走到香港地图前,伸手按在地图上,转身对着霍先生说道,“香港,背靠大陆,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沟通中外、海陆兼备交通便利,

  产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内地有,廉价的人工,香港也有,如果国内的运动会不结束,这样的廉价人工还会源源不断的过来,

  有资源、有人工、有地利,毫无疑问,香港绝对有成为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优质潜力,”

  说到这里,他呼出一口长气,看着霍先生说道,“您与其蛰伏囤地囤房,不如拿出一部分资源,来承接这些制造业项目,”

  不等霍先生发问,他便伸出四根手指,“其利有四,一,实业是经济的基础,只有实业才能产生价值,有了实业发展,工人收入增加,才有钱去消费,然后通过消费链反应到地价上,最终必定会促进房价地价的上涨,这与您囤地囤房的战略不冲突。”

  霍先生缓缓点头,说道,“第二个,实业创造价值,自然也能诞生巨富,当今世界各大财团,无一不是以实业为基础,以金融为中枢,如果我要打造百世不移的家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实业为依托,以地产为基石,如此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每一次产业转移时期,都有无数的机会,诞生无数大大小小的富豪,我若能提早下手,也能再开另外一片基业。

  第三,”

  他看着陈建国,意味深长地说道,“若是真有一天,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