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借用资源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币,别说办一套证件,就是办10套都绰绰有余。

  楼层经理满脸微笑地双手接过所有东西,先检查一下文件袋里的资料,照片和基本信息都有,便微微鞠躬致意,“户籍证件会在明天上午十点送到您手上,这个时间点可以吗?”

  陈建国轻轻点头,“可以。”

  楼层经理又说道,“人民币兑换港币会出现折价,酒店提供服务还需要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续费,7000元大约能兑换8000港币,您能接受吗?”

  陈建国眼眉低垂继续点头,“没问题。”

  心里却默默骂了一声,真黑。

  按照官方汇率折价一半,也就是5块钱兑换1美元,再换成等额港币,他们还要再抽成5个点,简直比黑市还黑,

  不过,虽说在中环的银行街可以兑换稍高一点的比例,但大行一般不收,小店则有被黑吃黑的风险,而且陈建国也没那么多时间去跑,黑一点就黑一点吧,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见陈建国都没问题,楼层经理又说道,“先生还有其他吩咐吗?”

  “两件事,”

  陈建国举起手说道,“第一,给我找尽量多的报纸过来,旧报纸也可以,中英文不限,小报也要,第二,明天上午8点,给我准备一间会议室,还要三个打字员。”

  楼层经理当即点头,“明白,报纸马上为您送来。”

  见客人没有其他吩咐,他才回退两步,转身离开。不一会儿,便有服务员推着行李车,给陈建国送来一大车的旧报纸,

  在陈建国的指挥下,他们将所有报纸都卸到地毯上,一人收了2美元的小费,开开心心地离开。

  陈建国直接坐到地上,翻阅这些旧报纸。

  这就是他为什么到半岛酒店入住的原因之一,只要有钱,酒店可以提供一切服务,要什么有什么,他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好,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借用资源是最好的办法。

  早上从广州出发,坐火车到深圳,然后过关再到香港,入住酒店的时候,已经是中午,

  陈建国叫了一份午餐,随便吃了点,一头扎进报纸堆里,看看最近香港的时政信息都有哪些。

  整个下午,他都埋首在报纸里面,

  香港的报刊业非常发达,弹丸之地生存了近百家报社和期刊,到80年代鼎盛时期,单单注册出版的报纸就有68家,另有杂志期刊近千家,这还不算各种街头小报无数,整个香港的信息,都隐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报刊里面。

  从中午看到晚上,陈建国才将这几百份报纸翻完,对现在香港的情况也稍微有了一点了解,

  《中国邮报》、《星期日先驱报》、《南华早报》、《香港电讯报》都是英文报纸,以时政、商业和国际新闻为主,受众主要是香港的精英阶层,

  《华侨日报》、《星岛日报》和《工商日报》则是中文报纸,内容与几份英文报纸有所重叠,受众则是华人中的精英阶层,包括大量中层白领,如果陈建国要刊登寻人启事,这几份报纸肯定不能放过,

  另外还有《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亲内地的报纸,以及《明报》、《真报》、《新报》等,

  排除掉一些受众有所重叠的,他最终选出几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作为刊登寻人启事的备选。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