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搬家落户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架好层板,又在层板里添加了烘干的碎草和炒熟的沙土充当隔音层,再铺上木板,随后便开始建二楼,

  二楼就不是石墙了,而是用了双层木板,虽说里面没有填充什么东西,但隔音保暖的效果都还不错,

  最后就是上梁加瓦。

  建房子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从村里就地取材,为此罗队长散出去一笔数目不算少的知青安置费,

  其他如石灰、瓦片这样的材料,就要到公社上去买,

  但不管是村里就地取材,还是去公社买,所有支出罗队长都列得清清楚楚,定期给知青们报账,大家也都很放心,

  不到一个月,知青的房子便已经建好,

  总共三座房,最边上的是一间大屋,通体由石头建造,连屋顶都是最廉价的茅草,屋子呈南北走向,在中间两边各开了很大的两扇门,这样不会影响光照和通风,也能遮风避雨,

  不过这座房子并不是给知青们用的,

  当时陈建国画设计图的时候,看这块平地很大,便多设计了一间教室,想的是给村里孩子做上课的教室,

  毕竟来了一趟,不能总是混日子,哪怕为了跟当地村民搞好关系,把日子混好,也要留下一点东西,他暂时能想到的就是学校,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块平地本来就是为了修学校才开出来的,这下也算歪打正着,

  所以这一座房子,所有的建筑材料和人工,都没有算在知青头上,而是由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共同承担,以后他们的孩子都可以来这里读书,不用翻山越岭去前面龙山6队的小学。

  从教室的两端往里走,是一座小操场,操场不大,只能容纳四五十个学生做操,不过在这里也够用了。

  操场北边是一座两层小楼,这里才是知青们的家,

  由于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人过来,陈建国直接设计了20间房,每层10间,男生在一楼,女生在二楼,可以通过外置楼梯上去。

  再往里走便是两座小平房,一座是厨房,更里面的一座是厕所和猪舍,

  来农村落户,不养猪可不行,这时候很多生产队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官”,那便是“猪倌”,猪倌别的什么事都不用干,只负责一件,把猪养好就行,

  另外猪粪也是农家肥的好材料,再加上这年头粮食产量不高,大部分公社一年下来没多少结余,想要有点收入,大多都是靠卖猪给公社,才能填补一点,由此可见猪对生产队的重要性。

  房子上梁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一来是给知青们贺喜,二来也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学校,

  虽然这座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但也是自己的小学啊,甚至连老师都不用公社派,只要给发个证,知青们就可以当老师,这学校就办起来了!

  这时罗队长走过来,对着知青们笑道,“房子盖好了,家也就有了,回头你们再去公社把东西买回来,我给你们报账,你们就正式在这里安家!”

  其他东西他都可以帮着代办,钱和票都能代领,但知青们的各种生活物资采购,他就帮不了忙了,

  这些生活物资都是由当地特批了票据之后,只能由知青本人去买,买的时候还要带上知青证,否则就有侵吞财产的嫌疑,这个是很严重的罪行,丝毫马虎不得。

  在这里住了一个月,陈建国已经能半生不熟地用当地话交流,当即笑道,“行,明天我们去公社买回来东西,就正式搬家落户。”

  这时李友突然说道,“郑军强都去了一个月,不知道他腿好了没有?”

  夏亚楠一声呲笑,“恐怕早就回老家去了吧!”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