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1章 诉苦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召集开会,应该就是为了知青插队的事,陈建国不敢耽搁,便赶紧出发,

  和他一起的还有罗小山,以及他的爷爷。

  村里开会,每家都要出一个人,现在他们家里还是罗小山的爷爷当家,便是他去,

  会议地点就在村口的大祠堂里,

  当然,现在祠堂已经变成了村委会,里面原来的东西都被清走,墙上都是当下最具特色的图像。

  从门口进去,穿过一个很小的院子,里面便是一间高大宽敞的房子,

  最里面靠墙,李先生的画像下面,摆着一张大方桌,左右靠墙的两边,是几十条摞起来的板凳,

  有几个到得早的,便从边上取下一条板凳坐着,

  陈建国也有样学样,搬了一条板凳下来,拉着罗小山坐到一起。

  这时罗队长对着陈建国招招手,一边说着什么,一边指了指前面的位置,应该是让他到前面去坐,

  陈建国赶紧摆手笑道,“不用不用,我就坐这里,挺好的。”

  罗队长见他不过去,也没坚持,只是笑了笑,又抽着旱烟。

  村子不大,没一会儿,所有人便都到齐了,另外12名知青也都赶到,

  看到陈建国,方学大几个男的,很自然地凑到陈建国旁边坐着,其他几个女的则另外凑一堆,眼看人都到齐,罗队长便干咳一声,开始讲话,

  陈建国立刻靠向罗小山,听他小声翻译,

  听了一会儿,才发现原来不是要安排他们的工作生活,而是在开诉苦会!

  坦白说,陈建国有点懵,

  我们是知青啊,又不是右队运动员,你跟我们开什么诉苦会?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说不定全国的知青都是这么要求的呢,到了地方就先开一场这样的会,

  既然人家讲,那他就听着呗。

  具体内容也没什么可说的,大概就是以前旧社会有多苦,村民们辛辛苦苦一整年,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

  现在虽然比以前好多了,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但也算不得多舒服,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夏天流汗冬天蹚冰,也只能混个温饱,想要过上好日子,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

  大概就是诸如这些之类的。

  嗯,

  这里就要说个题外话,

  有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越穷越光荣”,

  如果只看这句话,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年代的人都甘于贫穷,以至于不去努力,能吃饱活着就够了,甚至还会去敌视条件好的人,

  其实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

  应该说,这句话仅限于划分阶层的时候使用,阶层越低,就越觉得光荣,阶层越高,就越觉得可耻,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这句话才是对的,比如陈建国的阶层,属于贫下中农,就是光荣的那一级。

  到了后来,运动会深入到各个角落,“越穷越光荣”也成了某些人打击对手的武器,比如“割尾巴”之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再想想另外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知道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只不过条件确实有限,很难把日子过好罢了。

  所以罗队长讲完苦日子之后,就开始鼓励大家,要响应号召,努力发展生产,让小山沟旧貌换新颜。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