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说服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他们怎么办?也进工厂、当干部、去当兵?”

  这话一出,满屋子人面面相觑,

  就连一直表面沉着,其实心里藏着小心思的大爷爷也无言以对,

  以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可能性不仅有,而且还很大!

  陈建国抬起头看了看他们,说道,“为了让知识青年踊跃报名,很多领导都将自己家的孩子送了出去,有的还是家里的独子,

  在他们的带动下,才有很多老百姓家庭的孩子主动报名,去参加农村建设,

  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领导家庭,但在县里也是出头的椽子,大爷爷带着民兵师,我带着运动员团队,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家,

  如果我们家3个孩子,一个都不出去,那其他人家就更不会出去,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拿我当盾牌,

  上面的压力给到我们,老百姓也对我们指指点点,我们陈家还怎么在县里立足?”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陈建国转身对着母亲,笑了笑说道,“妈,我的本事您还不相信啊,不管去哪里,我都能过得好好的,但如果这次我不去,等妹妹长大毕业,她被逼着去报名,您能放心她?还是能放心弟弟?”

  马秀英顿时哑口无言,张大嘴不知所措。

  “没事的,”

  陈建国又拉着她的手笑道,“我找人打听过,其实当知青比当工人还灵活些,就跟农民一样,每天干点农活就完了,农闲季节的时候还很清闲,

  而且我先报名的话,还可以跟领导商量商量,不到太远的边疆去,就在山西,或者安徽、湖南这几个省,尤其是安徽和湖南,距离我们这里都不远,每年我都可以回来,您真不用担心。”不像几年后,几乎全国都有知青点,现在的知青接收地,还是以边疆为主,比如黑龙江、内蒙、新疆、云南就是几个重要地点,至于内地,暂时还只有山西、安徽、湖南这几个地方,

  否则的话,陈建国都不用去外地,直接到陈家湾插队就行。

  等陈建国话音刚落,马秀英紧紧抓住他的手,问道,“真能回来?”

  说着又看向大爷爷,似乎只有大爷爷的话才能让她安心,

  不仅是她,奶奶、外婆,甚至爷爷、外公和父亲,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大爷爷嘴角微抽,沉吟两秒,说道,“大不了,我拉下这张老脸,给老领导打个电话,请他帮忙把人往安徽或湖南送,这两个地方都不算太远,每年都能回来。”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齐齐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比起那些几年都回不了一趟家的,能够每年都回,已经是万分幸运了。

  只是母亲她们还伤心不已,

  奶奶靠在椅背上,唉声叹气地喃喃自语,“这一去,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哦。”

  她说的回来,自然是回来落户,再也不用去农村受苦。

  陈建国又赶紧转过身安慰,“放心吧奶奶,肯定不会太久,毕竟国家要建设、要发展,就离不开知识青年,等哪天风向变了,我们就能都回来啦。那抗战不也才打了八年吗,依我看啊,最多八年,一定能回来。”

  听他这么说,奶奶、外婆和母亲才稍微好了点,

  大爷爷也缓缓点头,又拿烟杆敲了敲桌子,“小国今天说的话都不许往外传,虽说有道理,但跟大方向是对着干,让人听见就麻烦大了。”

  所有人都赶紧点头,

  陈建国看了看大爷爷,轻轻抿了抿嘴,

  大爷爷也只是心急,其实这个家里的话,还从来没有传到外面去过,完全没必要这么交代。

  不过,今天总算没有白费口舌,说服家人同意他报名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