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魔怔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先生理论的态度,就知道离转正不远了,也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只不过,就算他们能成功摘帽,大概、也许、可能、肯定,过两三年就又要回来了吧?!

  也真够折腾的。

  某一天,他跑去陈家湾向那些运动员们请教的时候,一位不知道排第几的太爷爷小声嘀咕了一句,“学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给公社造一架水车呢?”

  陈建国当即一拍大腿,“太爷爷说要,就必须要有,知识就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然后,在几位运动员的帮助下,陈建国用了两天,就根据陈家湾的地形,利用小河环绕的地理优势,设计了几条灌溉渠,将河水引进来,然后设计了一种小型水车,安装在灌溉渠上,

  他负责设计,运动员们负责审核修改、施工指导兼工人,其他社员一起上阵,主要负责挖坑挑土的体力活儿。

  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学知识之外的第二个乐趣,

  做木工!

  那水车都是木头做的,虽然陈建国懂设计,但要把东西做出来,即便是那些运动员也不可能,

  最终还是大爷爷出面,从县里搜刮了十几位老木工师傅,借用机械厂的设备做大件,老师傅们做小件和拼装,又从正在建设的车辆厂工地上买了一批“多余”的材料,顺了机械厂一批轴承,这才顺利做出水车的所有零件,然后用马车运到陈家湾拼装起来,

  1965年的1月,陈家湾的稻田里便多了几条灌溉渠,从此以后,陈家湾也有水车可以浇地了。也就是做这些零部件的时候,陈建国突然对木工活儿兴趣大增,

  尤其是看到那些老木工师傅,用手边几样简单的工具,甚至有时候这些工具都不用,就手眼那么一比划,便做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当即便喊着要拜师,

  拜师自然不可能,那几位老师傅也不敢收他这位闻名全国的大才子,但想学点什么东西,只管来学便是,他们都绝不藏私,跟教徒弟完全是两码事。

  于是整个寒假期间,陈建国基本上都耗在这上面。

  这天,陈家后院里,陈建国脚踩木头,卖力地拉锯子,不一会儿便切下一小片薄木板,拿在眼前仔细看了看,“还是不够薄啊。”

  “不够薄就再做,”

  大爷爷端着旱烟走过来,满脸古怪地说道,“你要切那么薄的木板做什么?”

  陈建国眨眨眼,转头看了看,发现两个小家伙都不在,才小声说道,“我要做几个暗柜,藏在书柜里面,外面用李先生的书挡着,谁都看不出来。”

  大爷爷有点懵,“无缘无故,你做那东西干嘛?”

  未必还有人敢到这屋里来偷东西?

  是狗不会咬人了,还是枪生锈了?

  陈建国抿了抿嘴,小声说道,“没有,我就是听杨师傅他们说,以前的木匠会给地主家做暗柜,还说什么做暗柜最考验木匠功夫,我就想试试,大爷爷,这事儿您可别跟人说啊,暗柜最怕的就是让人知道!”

  大爷爷嘴角微抽,本来大孙子学木工,他还觉得挺好,不说多学一门手艺吧,也算是向劳动群众靠拢,而且大孙子手上有功夫,又懂文化,学起来也快,一个月不到就差不多将那些老木匠掏空了,他还挺开心的,

  怎么现在看着有点魔怔了呢?

  不过他也没多说,只是打了个哈哈,“啊,我不说、不说,那行,好好做。”

  随即从腰间摸出一把短剑,嘿嘿笑道,“看看,这是啥?!”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