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交流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于乐的嘛。”

  田汉先生摆摆手,“你们就不要争来争去的,给小朋友脑子都绕晕了,要我说,赶紧开饭才是正经!”

  众人一听,不禁齐齐仰头大笑,忙碌了一上午,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干净,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确实是赶紧开饭才是正经。

  第二天,陈建国自己收拾妥当,背着小书包便出发,目标,荣宝斋。

  虽然他才来过一次,却也不难找,不一会儿便到了地方,

  恰好那位老先生就在店里,见到陈建国一下子便认了出来,“哟,小国又来北京啦?”

  陈建国笑着行礼,“先生好,来北京办点事,便抽空到这里来,看看能不能淘点宝贝。”

  老先生不禁呵呵直笑,“要说喜好文玩字画的,真不算少见,但像你这个年纪,却这么痴迷的,还真是不多了,现在一般都是用钢笔写字,简单方便,虽然都还在练习毛笔字,但大多都是应付差事,更别说潜心研究,还买那么多字画回去学习。”

  顿了一下,他略微犹豫了两秒,小声说道,“今天你运气好,启功先生、欧阳中石先生和李志敏先生都在店里,他们可是当今北京所有大学里书法最好的三位,难得凑到一起,

  另外还有刘海粟先生、李可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也在店里切磋画艺,你稍等一下,我去打声招呼,看看能不能请你过去旁听。”

  陈建国一听顿时大喜,赶紧拱手鞠躬,“多谢先生。”

  这几位都是现代书画界的名家,如果真的能够旁听,对他的书法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画画嘛,那就算了,因为他现在还处于入门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打基础,别说旁听,就算大师亲自指点,恐怕对他也没多大帮助,

  当然,如果能听得几句真传,他又有以后往国画界发展的想法,肯定也是有用的,

  但他又没想当画家,所以还不如多买两幅作品才是正经。

  也许是陈建国的名气到了,也许是因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次委托荣宝斋代购了这几位先生的大作,不一会儿,老先生便出来,笑道,“几位先生听说你来了,都分外高兴,请你进去见面。”

  陈建国当即整理一下着装,跟在老先生身后,进了里面的书画室,

  这间书画室也是荣宝斋的特点之一,为的是方便给书画家一个交流的场所,当然,众多名家在这里交流切磋,也肯定会提升荣宝斋的名气,夶风小说

  荣宝斋在国内书画界的地位,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里面,老先生替陈建国介绍一番,便又退了出去,只留他自己在这里。

  几位先生都很客气,李可染先生更是哈哈笑道,

  “侯经理跟我说,这一年有人买了我十几幅画,而且是连画都没看就直接邮购,算起来,耳东先生也是我的大主顾了啊!”

  陈建国赶紧摆低姿态,“不敢当先生之称,各位先生,叫我小国,或者建国就好,万万不能再这么称呼!”

  启功先生笑道,“沈先生说你虽是少年,却无狂气,所言不虚啊。”

  几句寒暄过后,先生们继续交流创作心得,陈建国则坐在一旁专心听着,虽然收获不多,但偶尔一两句话,也让他受益匪浅。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