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区别对待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人的表现,然后您再将他们进行分类。”

  徐书记听了个开头,就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但是还想不太明白,当即问道,“怎么分?”

  陈建国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第一个标准就是思想和态度,一定要那种心思踏实,老老实实接受培训的,但凡有一丝怨言,都不能要。”

  徐书记缓缓点头,“懂了,我懂了,”

  然后又问道,“分出来以后,这些人怎么处理?”

  陈建国当即说道,“不管来头是大是小,这些人都可以归为一类人,算是积极分子,送到另外一个培训基地去。”

  徐书记当即追问,“哪里?”

  陈家国看了看大爷爷,轻声说道,“陈家湾!”

  大爷爷也明白过来,抽着烟笑道,“陈家湾可以,离县城很远,让他们去那里也算是加强训练,没人会说是在照顾他们,

  正好,困难时期陈家湾开出不少坡地荒地,收成恢复以后,那些坡地因为产出不高,荒废了不少,他们过去可以帮忙打理一下。”

  陈建国笑了笑,“除了农活,还要组织他们学习李先生的理论,每个星期都要交一篇心得,这些心得汇编起来,优先提交上去,作为是否转正评估的参考。”

  徐书记缓缓吐出一口气,随即笑道,“既然都分类了,不妨再多关照一点,在生活上给他们一点帮助,也算是留点香火情。”

  陈建国点点头,“也可以,但是不能出格,出格就太明显了。”

  大爷爷说道,“那这个人情就让陈家湾去送,县里把物资给公社,公社再加一点,照顾好他们。”徐书记指了指大爷爷,笑道,“你还真是见缝插针,会捡便宜。”

  要是那些人真能回到原岗位,得了陈家湾的照拂,还能忘了陈家湾的好?!

  不过这个主意是陈建国想到的,给陈家湾谋划点福利也很正常,反正陈家湾也是县里的地方,不算肥了外人,他也就不再多说,转而看向陈建国,问道,“那剩下的呢?”

  陈建国说道,“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思想还有待提高的人,但也要分类,就按来头大小去分,来头稍小一些的留在原地,惹不起的那些,都送走。”

  徐书记又问道,“送去哪里?”

  这些人跟刚才那批人又不一样,算是双刃剑,用得好则好,用不好也是个麻烦事。

  陈建国想了想,说道,“卢家湾。”

  徐书记微微一愣,“为什么放哪里?”

  陈建国说道,“距离县城十里路,不算近也不算远,卢家湾水、地各一半,不算穷也不算富,可以很好地代表我们县城的实际情况,而且那地方挨着长江,如果有谁的什么亲戚想偷偷摸摸地过去找他们,坐着船直接就到了,很方便。”

  一听这话,徐书记顿时哭笑不得,却也认为陈建国说的对,

  才十四岁的年纪,心思就这么缜密,难怪他能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作家。

  陈建国笑了笑,继续说道,“再一个,他们毕竟是来接受培训的,既然思想上转不过弯,那就在劳动上多下力气,

  不过,这些人也得罪不起,咱们就一视同仁地对待,除了每天晚上的理论学习,还有生活上不短缺什么物资之外,别的都不要特殊处理。”

  呼出一口长气,他最后说道,“这样把人分成三类,对上级能有交代,对他们也没耽误培训,还适当地照顾了一批人,上上下下都能说得过去,

  如果还有您说的那种小心眼,回头去找在陈家湾培训过的人帮忙,他们多半也不会看着不管,这样安排总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