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回家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和影像资料,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他是何等的拥戴,却没想到,自己只是被接见一下,就享受到眼前这种待遇,他都不敢去想,如果是李先生亲自出来,那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走得再慢也有到头的时候,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民兵师部,

  将小红马交给欧师傅拉走,两只大皮箱也在马背上挂着,不过欧师傅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自然会安排好,

  随后陈建国便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刚才还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由于时间仓促、条件简陋,没有话筒,也没有铁皮大喇叭,只能用嗓子干喊,

  陈建国深吸一口气,用上大蟾气和歌唱技巧,腹腔胸腔齐鸣,大声说道,“大家好,我是陈建国,这次我去北京,三生有幸,见到了李先生,……”

  哗哗哗……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天地,

  幸好陈建国有了经验,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要不然一口气憋回去,弄不好会造成内伤,

  等掌声停歇,他才继续说话,

  前面的内容和在省城、地委讲的差不多,不过到了后面,就更加详细一些,因为讲的内容就是跟本地有关,对于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东西,大家自然会更加上心,“李先生最关心的还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我知道的不太多,就跟先生简单汇报了一些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先生听说,我们县在困难时期,积极开展自救,通过普及农技知识,养殖小龙虾、螃蟹、杂鱼,在水边、坡地上种植瓜果蔬菜,都平安度过灾荒之后,他感到非常高兴,

  先生说我们是继承和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值得表扬,

  尤其在听说,我们县去年秋收的粮食产量,已经赶上灾荒前的水平之后,更是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哗哗哗……

  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而且这次的更加热烈,好多人都热泪盈眶、喜不自禁,

  因为李先生在表扬我们啊!

  其实要讲的内容不多,别看陈建国陪李先生聊了很久,但真要简单讲一遍,可能十分钟都不用,

  但是一场报告会,不可能十分钟就结束,省城如是,地委如是,这里也一样,

  他只能充分发挥身为作家可以灌水的优势,大谈特谈李先生的理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这场临时报告会。

  人群渐渐散去,陈建国也在亲人的陪同下回到家里。

  刚进家门,两个小家伙就扑了上来,

  陈瑛猛地跳起扑到大哥怀里,搂着哥哥的脖子大叫,“啊啊啊,大哥我好想你啊。”

  快5岁的陈建军在一旁急不可耐,“大哥大哥,我也要抱我也要抱。”

  陈建国哈哈笑着,将妹妹往边上挪了挪,也一把将弟弟抱了起来,然后对着正往他走来的奶奶、外婆喊道,“奶奶、外婆,我回来啦。”.oγ

  “好好好,”

  奶奶赶紧走过来,一人一巴掌拍在两个小家伙屁股上,“还不快下来,大哥不累啊。”

  陈瑛和陈建军这才不情不愿地下来。

  外婆又笑着说道,“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等下就吃饭。”

  陈建国咧着嘴用力点头,“诶。”

  到家了就有热水热饭,回家真好!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