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嫌贵?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是两只小茶杯,两只小茶杯就要320元!

  这一刻,他们的心里在滴血,如果这是自家孩子,

  哦,对了,这不是自家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

  只是沈部长还有点胆战心惊,“小国,你带的这些钱,真是陈师长让你带出来的?”

  陈建国点点头,“对啊,把我这几年赚的稿费都带出来了,他说反正不用我养家,难得来一回北京,喜欢什么就买,不用省,大不了等以后工作了再挣。”

  沈部长和欧德丰相视无语,默默一声长叹,不能比啊。

  陈建国也默默叹了口气,刚才文物商店里还有好多好东西呢,而且不乏和鸡缸杯一样,器型小巧却价值很高的物品,

  可惜身边跟着三个人,否则的话,不得买上两大箱回去!

  天晓得再过几年,这些东西进了谁的家,还能不能保得住。

  往前走了一段,佟阳总算恢复正常,笑着说道,“前面就是鼎鼎大名的荣宝斋,荣宝斋的前身是1672年开业的‘松竹斋’南纸店,迄今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

  陈建国顿时叹为观止,“那不是三百年的老店了?!”

  好些国家的历史都没这家店长吧。

  佟阳笑道,“可不是吗,虽说因为战火也闭店过一段时间,但传承一直没断,而且啊,现在的荣宝斋更不得了。”

  陈建国转头看向他,“怎么说?”

  佟阳笑道,“前几年不是公私合营了吗,好多古董字画店都关了门,只有荣宝斋保留下来,而且在1957年的时候,国家还给了他们一笔钱,买下了左右隔壁的两个门店,还有后面一个四合院,规模扩大之后,需要的人手也多了,倒不是需要老师傅,就这些地方要看门、整理物品、搞卫生的,

  就是这么个岗位,您知道招的都是些什么人吗?”

  陈建国眨眨眼,问道,“什么人?”

  佟阳哈哈笑道,“不是别人,正是以前那些古董字画店的老师傅,比如其中有位姓姚的师傅,眼力就不在荣宝斋的大师傅之下,但一个是鉴定师,一个只能看大门,

  所以啊,那荣宝斋里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小瞧,说不定哪位扫地的老大爷,就是一位大行家!”

  陈建国顿时无语,那不成荣宝斋扫地僧了么。

  说着走着,不一会儿便到了荣宝斋,

  进到店内,看上去就跟老式的新华书店文具柜台差不多,玻璃橱柜里摆着各式笔墨纸砚,墙上挂着字画,另外还有不少小幅字画、古籍,

  陈建国走到墙上挂着的字画前,装模作样地打量一番,轻轻点头,

  嗯,这画不错,题字也写得比我好!

  然后看价格标签,

  纳尼?

  黄宾虹作于1952年手卷,定价5元?

  陈建国用力揉了揉眼睛,没看错,就是5元!

  这时佟阳对着一位工作人员说道,“同志,能不能麻烦您给介绍介绍?”

  荣宝斋的同志就是好说话,当即走过来说道,

  “小同志,您现在看的是国画家黄宾虹先生作于1952年的一副山水卷图,这样的画他生前画过很多,

  虽然黄宾虹先生的画作在生前没有得到认可,当年在上海开画展的时候,连1块钱一幅都卖不出去,傅雷先生买了他两幅画,他还感动得送了傅雷先生一大堆,他的画到51、52年才涨到1元一幅,

  但是在他去世之后,他的画作便成了绝响,所以,这幅画定价5元,是一点都不贵的!”

  陈建国呆呆地看着这位诚实的好同志,很想说一句,后世价值六七千万的黄宾虹山水画卷,你们就卖5块钱,还担心客人嫌贵?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