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我要了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那可是文气汇聚之地,行,那我就带各位去琉璃厂逛逛。”

  从这里去琉璃厂还有点远,将近五公里路,走着去肯定不方便,附近也没有出租车,只能坐公交车过去。

  这时候北京的公交车是咱们国家自己研制的无轨电车,有两种型号,56年研制的普通车长bk540型,叫“小京一”,58年研制的铰接式加长型bk560,叫“大京一”,一大一小,都是北京自己的第一代公交车,

  5公里坐着车也没多远,很快便到了地方,下车后再走一段,就到了传说中的琉璃厂,

  跟王府井大街不一样,琉璃厂只是一条小路,不过还算宽敞,

  到街口,佟阳边走边介绍,

  “琉璃厂的名字来自于元明时期,那时候这里有个琉璃窑厂,所以就把这一片叫琉璃厂,后来到清朝初年,有古董商在此经营,便渐渐汇聚成古玩一条街,

  乾隆朝的时候,因修纂《四库全书》,北京城的书业便迅速发展,其中尤以琉璃厂为盛,这里就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

  琉璃厂又分为东厂和西厂,也叫东街和西街,东街主营古玩字画,西街主营书业,”说到这里,佟阳转头看向陈建国,“您到这儿来,是想看哪方面的东西,书籍、古玩还是字画?”

  陈建国咂咂嘴,“都想看。”

  佟阳也不感觉意外,便哈哈笑道,“也行,来都来了,咱们就都走一遍。”

  他们是从东头进的,先逛的就是古玩街,

  这时佟阳说道,“其实现在琉璃厂的店已经不多了,只剩下十几家,公私合营以后,很多老板都将店铺关闭,可以逛的就是老店荣宝斋,再就是文物商店,还有专营旧书的中国书店这几家,其他的都不太稀奇,”

  说着话,他们就进了文物商店,

  北京文物商店是1960年成立的,里面的古董都是经过专家鉴定、明码标价的真货,这里也不限客,至少现在不限客,大门敞开谁都可以进,但是由于价格高昂,顾客一般以外国人居多,而老百姓进来,是卖货的比买货的多。

  还没走进文物商店的大门,陈建国就看见架子上摆着密密麻麻的坛坛罐罐,顿时傻了眼,这是卖文物呢?还是卖锅碗瓢盆呢?摆这么近就不怕摔了吗?

  但人家就这么摆,他也只能看着,

  四人小心翼翼在里面逛了一会儿,生怕碰到什么东西,

  沈部长在一排小物品面前站定,不禁有些咋舌,“那么小一只杯子,就标价320元,真黑!”

  陈建国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东西后来是拍卖出多少钱来着?

  一个亿还是两个亿?

  现在320元拿走,还黑?

  陈建国当即指着那只鸡缸杯,对着一位四五十岁的工作人员说道,“您好,这个我要了。”

  一句话吓了所有人一跳,

  不仅沈部长和欧德丰,就连佟阳也呆呆地看着他,

  多少钱您看清了吗?就要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