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礼物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了一下,又说道,“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先生指正。”

  先生摇摇头,将稿纸放在一旁的茶几上,想了想说道,“在遣词造句方面,确实有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你这篇演讲稿,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写作心得,而是对李先生理论的运用,”

  他说着抬起头看向陈建国,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将李先生的理论运用到写作当中去的?”

  陈建国不假思索地说道,“最开始我也没有刻意去运用李先生的理论,是后来搞创作的时候,自己没办法找到思路和创作结构,有一次阅读李先生的著作,里面提到要将人民群众和敌人划分清楚,敌人的类别也要分清楚,就想到要给人物划分立场,

  在划分立场之后,再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去勾勒性格、语言、行为习惯等特征,

  就这样,慢慢的,我觉得创作似乎变得比较容易了,

  再写新书的时候,就习惯先看一看李先生的理论,从里面汲取营养,再运用到创作里面去,就可以很快写完。”

  听着他的话,先生不禁连连点头,随后笑道,“你这个办法很有借鉴意义,也算丰富了创作的方法,很值得推广。”

  陈建国抿着嘴微微笑了笑,心里默默想着,等推广之后,您可别骂人就好,那时候已经不是丰富创作方法的问题,而是直接将其他创作方式逼死的问题,

  但是现在,从上到下,一个看到这种结果的人都没有,他们都只看到李先生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价值,

  这时候谁又能猜到,一把刀用歪以后,会造成那么惨烈的结果呢。

  茅盾先生举起手里的发言稿,说道,“这份稿纸能不能先放在我这里?我让人抄录一份以后,再给你送过去。”

  陈建国回过神来,立刻说道,“如果您不嫌弃,可以留着,我自己抄了两份备用稿。”

  先生顿时哈哈大笑,“你倒是小心谨慎,一点都没有少年郎的马虎大意,好,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你这份礼物。”

  说着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后面,先将稿纸用镇纸压住,又走到旁边的书柜前看了几眼,再将柜门打开,从里面抽出好些书,

  然后到办公桌后坐下,在书上写着什么。陈建国坐在位置上,看着先生的动作,心里有几分小小的期待。

  过了好一会儿,先生才抱着书走过来,将书放在茶几上,坐到沙发上之后,才笑着说道,“你送我一份礼物,我也送你一份礼物,”

  随后指着那摞书说道,“这是我的文集,从58年开始出版第一卷,到现在还没有出完,不过也算你运气好,恰好昨天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把最后的第十卷样书给我送了过来,十卷书也算凑齐了,

  我就将这第一套完整的《茅盾文集》送给你,另外我在书的扉页写了几句赠言,也算做个纪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