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讲座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熊猫”。

  1956年,南京无线电厂把“黄河”、“长江”、“云雀”、“熊猫”等候选的名字放在南京新街口商店的橱窗里,让老百姓自主投票选择。人们认为“熊猫”是国宝,“熊猫”牌的得票最多,于是在当年,“熊猫”商标诞生并在国际注册,成为中国电子工业在国际上第一个注册商标,

  南电的第一台电视机,用第一个国际商标命名,完全是名正言顺。

  熊猫电视机的诞生,标志着南电人的胜利,也是我国电子工业革命的一次胜利,

  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是在红旗的指引下取得的,

  所以,这本小说的名字,就叫做《向着红旗的方向》!

  虽然是第一次写这种定制文,但是有了前两本的经验,又有南电提供的十几万字的资料,陈建国写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

  拟定大纲,做好人物设定,在开学之前,便将开头写了出来。

  这个时候,县里的沈部长找上门来了。

  “啥?”

  听到沈部长的要求,陈建国两眼发懵,“让我去搞讲座?”

  沈部长难掩脸上激动的心情,用力地点点头,正色说道,“今天,我不是宣传部长,我是以县作协主席的身份,请求你为我们全县的会员开一次讲座,就讲你的创作心得。”

  陈建国呆呆地眨眨眼,“那个,沈主席,您知道我今年多大么?”

  按周岁算,13岁半,按虚岁算,充其量15,你让一个正儿八经的初中生去给一群大叔大伯大爷搞讲座,合适吗?

  沈部长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觉得自己年轻,不好意思去讲,坦白说,以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没有坚持邀请你去讲座,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沈部长一声长叹,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满怀感慨地说道,“今天地委作协、省作协的领导都给我打了电话,邀请你去搞讲座,

  你说你在咱们本地都还没有传授过写作经验,……”

  这话说得,吓得陈建国赶紧摆手,“不敢说传授,真不敢说传授,顶多算交流学习!”

  “嗨,咱们自己人就甭说客套话了,”

  沈部长摆摆手,笑着说道,“总归就是这么个意思,我相信你也应该明白了,现在地委和省里都明确发出了邀请,你身为作协的一份子,这个邀请本身就不好拒绝的,”

  听到这话,陈建国情不自禁点了点头,

  加入作协也有几年了,每个月都在领福利,却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贡献,今天人家就提了这么一点小要求,还真不好拒绝。

  沈部长继续说道,“讲座的邀请函,地委作协和省作协都已经在今天寄出,过两天应该就能收到,具体时间也看你这边的安排,

  我就想着,你的第一场讲座,无论如何一定要留在本地,否则的话,”

  他说着拍拍自己的脸,苦笑道,“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啊?!”

  陈建国也满脸苦笑,“沈部长,我就不明白,今天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让我这个小学生去搞讲座呢?”

  沈部长看了看他,脸色满是古怪,“最新一期的作协会刊,你没看?”

  会刊?

  陈建国愣了愣,立刻想到于占波说的那件事,这么看来,应该是会刊报道过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阵自行车铃声,随后便响起邮递员的声音,“大作家,你的信和包裹都到咯。”

  陈建国指了指外面,对着沈部长说道,“会刊刚刚到!”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