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对比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你要在学习英语以后,帮我补课,提前学英语,做好准备!”

  如果有很多人写信要求播出某一段教学课,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会再次播出,其中英语基础课程就是目前重播次数最多的,几乎到了每周都有一次的地步,

  没办法,英语老师太少了,想自学都没门路,只能向广播求助,正好也方便了王婉茹学英语。

  听他这么一说,王婉茹顿感责任重大,当即用力点点头,“行,我一定认真学好英语,好好教你!”

  这年头找个家教,竟然还要自己先去想办法培养,然后才能教自己,陈建国感觉自己太难了!

  ……

  从王婉茹宿舍出来,他先回了一趟家,将东西都放好,这时候妹妹和弟弟又跑过来要玩游戏,陈建国果断骗他们去躲着,自己直接从二楼窗户跳出去,逃之夭夭。

  不一会儿到了棉纺厂,刚在门口晃了一下,传达室里就有人跑出来,“小国来啦,找你爷爷还是爸爸?”

  “郑叔好,”

  陈建国先笑呵呵地打了声招呼,“我找一下张胜利?”

  “找他?”

  老郑愣了愣,“你个好学生找他个二混子干嘛?”

  很多人喜欢将二混子与二流子混为一谈,其实有区别,区别在于前者一般不作恶,只是喜欢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地混日子,而后者多半会带点流氓色彩,调戏一下大姑娘小媳妇儿,或者小偷小摸什么的,这种事哪怕在后来的运动时期也没杜绝过,更别说现在,好多人都吃不饱肚子,人一饿了,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所以这两年,小县城里的二流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反倒是前几年的时候,这样的人挺少。

  张胜利好歹也是棉纺厂干部家庭出身,不至于跟二流子混到一起去,可他一天到晚跟一帮单位子弟瞎混,便也得了个二混子的名头。

  这家伙终究还是没能考上初中,家里给他找人想办法,他也不肯去,最后拿着好不容易到手的高小文凭,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棉纺厂上班,

  但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隔三差五的请假,在棉纺厂里面,正好跟陈建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听到老郑的话,陈建国笑道,“找他打听点事。”

  “哦,原来是这样,”

  老郑笑道,“那小子一天到晚到处瞎晃,消息倒是挺灵通,不过他今天没上班,这个时候的话,你去电影院,或者工人文化厅问一下,再没有就去码头那边找找,看看在不在那里。”

  陈建国顿时无语,

  请假是要扣工资的,这个张胜利,都二十出头的人了,还这么吊儿郎当的不靠谱,难怪各个单位的大姑娘都不乐意跟他处对象,弄不好,他最后只能娶个农村户口的,那样的话,大概要被厂里人笑话一辈子,

  哪像自己,才12岁多一点,竟然就有人找奶奶打听什么时候跟人定亲,就连外公那边已经搬去地委的远房亲戚,也在跟母亲商量是不是可以亲上加亲,

  至于那么着急吗?!

  那对象还在上小学的吧?!

  对了,现在的婚姻法是不禁止表亲结婚的,只禁止本家五服以内的男女结婚,所以这个时候,表妹嫁表哥,完全是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幸好陈建国没有表妹,否则还真有可能难逃此劫!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