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抢水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但用过水之后,压力不够,水又继续往外冒,相当于一个不需要挑水的水池。

  当时陈建国听了打井队的队长跟大爷爷讲完打井过程,就很好奇地问了一句,“既然都打了深水井,干嘛不在出水口再装一个压力阀呢?水冒出来露在外面,也很容易弄脏的吧。”

  对于这个设计出踏板打谷机、闻名全国的小神童,打井队长不敢有丝毫马虎,当即虚心请教,“什么压力阀?”

  陈建国就给他在地上画了个压力井的结构图,

  “用水泥做底座,固定铁铸件,出水口装个单向阀门,上面杠杆连着一个活塞,要取水的时候,往水阀里面倒点水,压动杠杆使空气排出,下面的阀门在地下水冲力下自动打开,每压一次,阀门都开合一次,压完水以后,空气进入水阀,底端的阀门自动合拢,水就不会再流出来。”

  然后,陈家就有了全县,甚至可能是全地区第一口压力井。

  有了这口井,陈家就好比装上了自来水,洗衣做饭、浇菜淋麦都非常方便,还比用江水干净卫生,

  于是因为要生产踏板打谷机而成立的县农机厂,又接到新的任务,大批量生产这种压力井铁铸件,

  虽然搞不懂这个铁铸件跟农机厂有什么关系,但作为全县主要的机械制造厂,这个任务落到他们头上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有菜地、麦子地,有储备物资,有源源不断的外快,还有了自来水,不管外面风雨如何,陈家的小日子过得也还算凑合,不能说舒坦,因为确实没有58年以前好了,而且大局如此,两位爷爷也经常长吁短叹,

  还好他们没老糊涂,干出什么把物资交出去之类的事,就陈家储备的这点东西,填补自家还很勉强,送出去起不了任何作用不说,甚至还有可能招来风言风语,

  和陈建国一样,大爷爷也感觉自己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至少问心无愧,只能期待灾害早点过去,让老百姓日子能好过一点。

  吃过早餐,陈建国便去上学。

  中学距离新家不远,就在斜对面,走路过去只要两分钟,比以前从棉纺厂宿舍去小学还近,

  刚进校门,便听见一阵铛铛铛的铁片铃声响起,

  不是上课铃,距离上课还早着呢,这是住宿生的起床铃。

  随后,陈建国便看见教室后面两座宿舍里面,一下子涌出好多人,

  看到这一幕,早就好多次到中学踩点的他,心里顿时暗暗一惊,

  糟糕,忘了提醒梅映雪了。

  下一刻,只见无数人飞快涌到水房,水房外面很快就排起了长队。

  学校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口洋水井,……这已经比全县九成的单位都要好,

  会有工人将水挑到水房的大水池,水池底部装了水龙头,学生打开水龙头就可以接水,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自来水,

  而且冬天还可以倒热水,从这个角度看比自来水还方便些。

  可是学校人多,水龙头却只有十几个,所以早晚高峰的时候就会排队,或者说,抢水,

  先到的先得,后来的就只能排队,就看谁更快,可不就是抢。

  男生还好,一个个端着洗脸盆,蓬头垢面的也没无所谓,女生是要面子的,打到水的便端着水盆回去洗漱,还在排队的,便将脸盆用腿夹着,赶紧趁机梳头扎辫子、整理衣服,

  然后,陈建国就看见梅映雪抱着脸盆,满脸茫然地排在队伍最后面,小心翼翼观察别人,怯生生不知所措。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