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报名费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东西,

  主要也是没东西可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被送进锅里,哪还有什么猎物可以打,

  直到梅映雪上了六年级,面对上初中要交学费的现实,她父亲还是想办法,隔三差五的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去处打猎,尽管收获寥寥,但一年下来,还是猎了几只兔子,然后将兔子藏在装小龙虾或甲鱼的提桶里面,让梅映雪提过来请陈建国帮忙卖掉,不够的就多抓点小龙虾、甲鱼、泥鳅、鳝鱼之类的填补,

  最后就换成现在她手里的这叠钱,

  说起来几只兔子和那些水产并不值多少钱,最后还是陈建国往里面补了一点,才够她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反正那些东西其实也是他自己带回家吃了的,就当是给高价买下的吧。

  见马文英恍然地点点头,陈建国又回头叮嘱三人组,“都把嘴巴闭紧,对谁都不许说。”

  三人齐齐捂着嘴巴点头,

  在保守秘密这方面,三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否则陈建国也不会当着他们的面给钱。

  不一会到了报名处,几人便在一旁看着梅映雪报名交学费,

  钱给出去,换回来三张收据单,

  初中的学费比小学稍微高不少,学杂费是6块钱,代办费4块,体检费6毛,合计10.6元。

  但这不是全部,因为梅映雪要住校,

  县城中学有宿舍有食堂,原则上要求县城以外的学生必须住校、吃食堂,不是因为要上晚自习,这个时候的中学,至少小县城的中学是没有晚自习的,陈建国还隐隐记得,中学上晚自习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左右才出现,但在全国普及,却是在黄冈中学兴起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过去取经,一看难怪人家的学生成绩那么好,原来是上了晚自习啊,回去后都跟着学,这才成为后来中学的标配,

  包括早读,也是在恢复高考之后,先由学生们自动发起,后来才逐渐形成规范。

  况且上早读和晚自习费电费灯油,这时候也消耗不起。

  至于现在,为什么既没有早读也没有晚自习,还要求外地学生住校,陈建国也搞不懂。

  但是住校就会多出一笔住宿费,这笔钱不多,一个学期才2块,可伙食费就多了,一个月要收7块5,

  7块5毛钱其实不贵,平均一天才2毛5,尤其中学是县里极个别保证粮食供应的单位之一,虽说也掺杂了代食品,但也能保证每天都能吃到细粮和粗粮,现在黑市上的高价粮已经涨到两三块钱一斤,这个伙食费不可谓不划算,以至于不少本地的同学也交了伙食费吃食堂,

  但是这笔钱对于工人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却能要了这个时代农民的半条命,

  饭都吃不饱,还哪来的钱?

  这也是全校没几个农村孩子的原因之一,不是没考上,而是读不起,

  除非生产大队肯资助读书,但关键是大队上也不一定有钱,能读中学的农村孩子,背后肯定有几个很近很近的工人亲戚,

  梅映雪,可能是唯一的例外。

  学杂费10块6毛,住宿费2块,伙食费30块,最后就换回来3张收据,

  陈建国分明看到梅映雪拿着收据的手在发抖。

  这丫头该不会是想反悔吧?

  陈建国心里嘀咕了一句,冲着马文英使了个眼色,随后一把夺过她手里的包裹,马文英立刻拉着她的胳膊,齐齐往宿舍走去。

  大風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