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失望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料,许多关键项目一下子陷入停顿。

  “背信弃义、不讲信用,简直太过分了,”

  大爷爷气得直拍桌子,甩着报纸说道,“堂堂一个世界大国,竟然说反悔就反悔,哪里还有诚信两个字!”

  “就是,”爷爷也义愤填膺地说道,“为了搞那些大项目,咱们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他们说毁约就毁约,哪有一点老大哥的样子?!”

  陈建国扎着脑袋默默写字,一声都不吭,大風

  国家之间只讲利益,什么时候讲过诚信了?

  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跟大爷爷和爷爷说,他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苏联专家撤走,大量的资料也被烧毁或带走,那等明年自己上了初中,是不是就不用学俄语了呢?

  相比后世英语一家独大,这时候的国内,在外语方面却是俄语独领风骚,除了确实有需要的一些单位,比如外交,或者情报、宣传部门,在别的地方几乎很难找到学英语的人,

  而为了能够跟苏联专家直接交流,并翻阅他们带来的文件资料,早在十年前,教育部就大力提倡学校开办俄语课,

  什么叫“大力提倡”呢?

  就是从小学到大学,再到临时培训班,只要有条件找到俄语老师的,都会开办俄语学习班,

  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俄语,其他地方最晚也会从初中开始教学,几十年后的人们总在抱怨,我们学英语有什么用,不出国、不做科研、不做外贸,花了那么多时间,最后学了一点哑巴英语,不是浪费时间吗!

  而现在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有不少教育家,直接跟上面提意见,说过度学习俄语不可取,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更有用的技能。

  可惜,

  兜兜转转几个来回,最后还是没能撼动俄语的地位,

  直到这一次,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的举动,成了釜底抽薪,彻底断了国内学习俄语的热潮。

  反观英语,从1957年恢复了少数教学点之后,就一直没中断过,直到今年,终于找到全面反击的机会,

  事实上李先生也是懂英语的,当年离开家乡就读湘乡新式学堂时,就有一名日本留学归来的老师教授英语和音乐,

  后来在陕北,也多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能够用英语熟练交流,

  周先生就谦虚地表示过,李先生掌握的英语单词比他还多,

  另外,李先生还贡献了一个英语新词,papertiger(纸老虎)。

  李先生对英语的热情,为之后全面转向创造了客观条件。

  陈建国同学上辈子的英语虽然不怎么样,但也算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明年学英语,那就跟学语文和数学一样,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如果换成学俄语,

  抱歉,不熟、不认识。

  这也是他之前想跳级,被张先生一棍子打回去之后,就消停下来的原因之一,

  每天的日程已经排得很满了,如果再加一门俄语,小孩子的肩膀会扛不住的。

  抱着这种想法,他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参加了升学考试,顺顺利利地升入县中学初中部。

  然后,让他失望了,

  为什么还是要学俄语?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