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漏风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通创造了客观的社会基础。

  但是,房子已经不允许买卖了,那该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换”房。

  真“换”,就是用自己的房子,跟别人做交换,

  房管局只是不允许买卖过户,却不禁止赠与、继承过户,

  这样就让人们找到了漏洞,

  哎,我的房子送给他,行不行?行!

  他的房子送给我,行不行?也行!

  就这样,换房市场诞生了,

  用大房子换小房子的,两家商量一下,补点钱做差价,合情合理,远的换近的也是如此,只要交换双方满意,都可以谈。

  而且因为很多都是公房,连过户都不需要,只要变更一下承租人就可以,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这个时间点的话,全国换房市场最火热的,应该就是在北京,

  那里是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人们将换房启事贴在大街小巷、贴在电线杆上、贴在公交站牌上……,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几乎是随处可见换房启事,

  市容监察队的一天到晚都不用干别的,尽撕小广告去了,可见北京换房市场的火爆。

  大爷爷听到陈建国的话,当即陷入沉思,

  之前他是习惯了勤俭节约,从来没想过要换大房子,

  那时候家里人也不多,三间房一家六口人住起来还挺宽敞,哪怕家里来了客人,也有库房可以住,

  但是现在家里添了两口人,库房让大孙子给占了,为了给小孙子、孙女腾地方,弟弟也搬过来跟自己挤着住,

  等再过几年,两个小的也长大了,那时候又该怎么挤呢?

  想到这里,大爷爷缓缓点头,“是该换个大点的房子了。”

  一听这话,陈速羽和马秀英顿时兴奋起来,家里四个人上班,一个月的工资都有三百多块,就从来没缺过钱,十几年下来,存款都有小两万,现在大儿子又当上作家,给家里挣了两万块的收入,这就更不缺钱了,所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三位长辈都没想过住大屋,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陈善平松口,那还不赶紧趁热打铁,

  陈速羽当即说道,“换房这事不能马虎,必须得找对人,要家里人不多,房子还很宽敞,最好是地基比较大的,这样要是格局不对,还能推倒重建,

  而且要是对方家里人多的话,房管局那里也不好通过。”

  “对,”

  马秀英抱着小儿子连连点头,“地方要大,人还要少,让我想想,……”

  两秒后,她顿时愣住,眨眨眼说道,“我爸妈他们那儿……?”

  所有人齐齐看向她,

  连陈建国都满脸无语,

  说起来还真是,外公外婆老两口,却住了好大一座带院子的两层小楼房,绝对完美符合换房要求,

  只不过,母亲这件棉袄有点漏风啊,打主意竟然打到亲爹身上去了?!

  大爷爷当即哭笑不得地指着她,“你这说的什么话!”

  马秀英当即讪讪笑道,“我也不是说要去换,就是做个参考,按照他们那个样子的就正合适。”

  说这话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惋惜,

  哎哟,要是大伯和公婆真能愿意要那房子就好了,把那里好好改建一下,直接全家人都搬过去,然后父母也一起住那里,一家人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多好,

  反正那房子以后还不是小国、小军的,不就提前几十年么,也没什么啊。

  但是这种事,大爷爷他们还真不会干,不然那成什么样子了?!

  大爷爷扶着椅背站起来,干咳一声说道,“那,小羽你这几天出去找找,有合适的就去谈,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先这么将就着,慢慢等,也不着急。”

  陈速羽当即开心地点头,“好嘞。”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