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宝藏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较普通的放一旁,有点意思的,则由他们写回信,比较重要的,……

  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重要的,所以陈建国什么都不用干,等着两位爷爷帮他写回信就好,

  反正都是标准的楷书,也就无所谓字迹不字迹,最后盖上陈建国自己刻的篆体“耳东”私印,就可以寄出去。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信都不看,

  很多读者都会在信里面写点自我介绍,

  比如说,“耳东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今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鼓起勇气给您写了这封信,请允许我先自我介绍,我生长在北京/上海/广州,是一名工人/学生/战士,……”

  诸如此类,

  这些看似普通的自我介绍里面,可蕴藏了丰富的宝藏!

  举个例子,在他头顶上的阁楼里,有两只小箱子,里面装着的,是除了那五本集邮册之外,他收藏的“数不清”的精品邮票,

  那是一位在北京集邮公司工作的读者给他寄来的。

  当他发现这位读者的来信之后,便在大爷爷写的回信里加了一句,“我很喜欢集邮,但是小县城没有很好的邮票,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买一点邮票呢?谢谢了!”夶风小说于是,他就收到了那两大箱邮票。

  幸亏陈建国厚道,按照套票上的价格给他把钱寄了过去,否则好几百块钱,能把那人亏死。

  搭上了一个集邮公司的线,以后陈建国集邮也方便许多,再也不用到处去抠信封,每当有新邮票要出版的时候,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等着邮票寄上门就行。

  邮票线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那些读者里面,虽然有一多半是学生,但另一少半里面,还是有不少紧俏单位的职工,

  比如,国营天津无线电厂,也就是生产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的那家,

  如果陈建国想买电视机,也不是没机会,加点塞排排队,一年内应该能搞一台,

  但那东西太招人眼,况且现在全国只有7家电视台,

  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

  加上各地的试验台和转播台,全国也只有29座电视台,

  这些电视台都是地区性的,节目如何就不提了,电视信号也不知道弱成什么样,所以实在没必要整那个东西,有看电视的时间,还不如去打几个弹夹呢。

  除了电视机,还有自行车厂的、手表厂的、缝纫机厂的,……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都是些油水丰厚的大单位?

  没有大单位做靠山,这年头谁有心情去看报纸,给喜欢的作家写信啊?!

  多想想给家里人饭碗里添点饭才是正经!

  所以说,这一封封来信,在陈建国的眼里,就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宝藏,

  他只需要从这些信里面,挑出认为对自己有用,或者未来可能有用的人,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总有一天,他便可以拍着胸口说一声,鄙人朋友满天下,

  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事是他办不成的!

  就在陈建国整理这堆读者来信的时候,梁记者和林主编两人提着公文包联袂而至。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