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开源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户房前屋后都有菜园,种菜也不会去那些地方,

  您可以用民兵的名义要过来,就说是给民兵做训练粮食补贴的,让当地的民兵连把这些地方都利用起来,种土豆、种红薯,然后做成红薯干和粉条,晒枯一点吊起来,保存三五年也不会坏,

  万一要是哪年粮食不够吃,这些东西就可以当做救命粮了。

  还有水田里面可以养鱼,水沟里面在两头拉网,也能当池塘养鱼,江边的水草茂盛可以养羊,红薯叶也能养猪,

  办法多着呢。”

  等陈建国说完,大爷爷顿时两眼放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啊!”

  用民兵师的名义号召基层开山种粗粮,既符合国家倡导的大农业政策,种出来的东西又可以不用上交,集中起来单独安排,

  不管收获是多是少,总归是个准备,

  如果用不上的话,那就真的给民兵拉练时加餐用,

  可万一要是能用得上……!

  最好还是用不上吧!

  大爷爷轻轻叹了一口气,端起碗筷说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先吃饭,天大的事也要等双抢完了再说。”

  双抢面前,任何事情都要靠边站,哪怕他再着急也没办法。

  听到大爷爷的话,一家人才终于暂且放下心来,端起碗吃饭。

  马秀英见大家还是闷头吃饭,心事重重的样子,随即眼珠微转,转头看着儿子,笑着说道,大風

  “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我看你一天到晚不是学习就是在训练,还能知道这些?”

  陈建国仰起头,咧嘴笑道,“农技站啊,农技站印了好多小册子,有怎么养猪的,怎么想尽办法给粮食增产的,还有养稻花鱼的,可多了。”“农技站?”

  大爷爷突然抬起头来,眯着眼睛想了想,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是说,县里的农技站?他们印了很多这种小册子?”

  “对啊,”

  陈建国扒着饭,边吃边说道,“前几天我还在梅林大队见到过农技站的李站长,他很想跟梅林大队的大队长讲科学种田的事,不过我看那大队长好像不太乐意听,还说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什么东西不知道,还需要他们来教?

  后来还说,农技站整天搞那些邪门歪道的玩意儿,还不如多造点踏板打谷机这种好机器,他一定请李站长喝酒,

  然后就把李站长给气走了。”

  “哦,还有这种事?”

  大爷爷端着饭碗眨眨眼睛,想了想又说道,“你说的山地上种土豆红薯,还有稻田里养鱼,用江堤上的草养羊,都是从他们的小册子上看到的?”

  “是啊,”

  陈建国点头说道,“他们小册子上还印了好多东西呢,有怎么养猪的,有怎么耕种提高产量的,

  对了,”

  陈建国突然拍拍脑袋,边想边说道,“还有一种青储饲料,可以在夏天、秋天的时候把草料储存起来,等到冬天了,再喂给马牛羊吃,说是有很高的营养,还不容易掉膘。”

  一听这话,大爷爷不禁瞪大眼睛,“哟,还有青储饲料的配方啊?”

  县里的农技站都建好两年了,他还真不知道,那个不受重视的小单位里,竟然还有这些好东西!

  在前两年的时候,国家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在全国大部分的县城建立了农技站,小县城的农技站也是那时候建立的,连农技员也是地委分派来的大学生,

  但是这个农技站的作用就有点一言难尽,听不听他们的建议,完全看地方自己,

  毕竟这东西也不能强制推行啊,尤其是很多大字不识的老农却都相当自信,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还不如你个小年轻?

  你要说点别的我肯定听,但是种地,你肯定不如我!

  就是这种。

  所以很多地方的农技站就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

  今天陈善平听了大孙子这么一说,才忽然感觉,县里是不是错失宝贝了?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