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精雕细琢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帮助农民义务劳动,这种视角的文章自然也不罕见,写出来也就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其次是主线,双抢来临,学校的全体师生帮助农民抓生产,实打实的主旋律,一看就很激励人心的那种,

  第三是内容,这里就必须要写出新意来,否则的话,反映支援农业的文章那么多,什么时候能轮到一个小学生的文章发表?

  这时候,陈建国提建议的那个脚踏打谷机便可以派上用场了。

  先描绘丰收的景象,然后是农民抢收粮食的辛苦,全体师生支援生产的艰难,

  重点来了,

  女主人公登场,王婉茹看见农民辛勤地劳动,可还是有一些粮食因为没能及时脱粒而损失,心中甚为惋惜,

  恰好在她身边的陈建国正好听见她的哀叹,便主动提出,“我们一起造一个既能帮农民减轻负担,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吧,”

  于是一个想一个画,陈建国天马行空的创意,加上王婉茹的绘画功底,最初的脚踏打谷机设计图便新鲜出炉!

  最后自然就是看着工人们造出来的机器被农民们使用,一担担的粮食入仓,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远方,广阔的田野上孕育着青翠的禾苗,那是祖国的希望!

  收,

  完美!

  ok,大纲、主线和细节内容都搞定,剩下的就是开写。

  等到正式落笔的时候,陈建国又不免有些紧张,

  为什么呢?

  因为遣词造句的格式必须得有讲究啊!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现代人去看文言文,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头疼,那写的都是什么什么跟什么呀?

  再往近一点,看鲁迅先生他们写的文章,哦,差不多能通读了,可为什么里面有些语句不通顺呢?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怀疑,应该是我们的文学修养不够,

  大文豪肯定是没问题的,读起来不通顺,那就一定是读者的问题了!

  其实不然,

  那个时代大文豪的文笔自然是毋庸置疑,之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不通顺,是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借鉴了一些文言文中的遣词造句方式,比如倒装、通假,

  再加上当时为了强行推动白话文写作,不少文学家又在文章里面加入了一些口语化的语句,甚至是方言,

  这样后来人读起来,自然就会觉得有点别扭。

  等到建国后,文学创作开始以劳动人民为中心转移,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懂,这时候的写作方式就更加直白化,

  但是创作人接受的教育、学习的内容,都让他们不可避免地用上一些传统的写作技法,

  这样在读起来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文绉绉的感觉。

  不像几十年后,网络文学发达,写作也都变得非常通俗直白,谁要是在文章里加点通假、反讽之类的修辞手法,可能就有一些人看不懂了,

  那时候的写作也是最容易被直观理解的。

  但是现在么,

  陈建国就要找那种“文绉绉”的感觉,

  别以为小学生就不会文绉绉,什么样的教育养出什么样的文风,现在的小学生写作文和日记是硬性要求,而且老师每天都会认真批改,纠正不好的写作习惯,

  其中就有太过白话,

  直白和白话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

  白话文也需要文学性,这是目前文学家的共识,不能什么样的大白话都往纸上写,

  另外写作的时候,要尽量用浅显的词语表达清楚意思,

  若是谁能够用文言文写一篇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文章,那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比如韩愈!

  陈建国当然不敢跟韩大先生比,甚至不敢跟别的专业文学创作者比较,但是要写一篇能够发表的文章,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笔,

  除了精雕细琢,别无他法,

  那就慢慢磨吧!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