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好大的口气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往旁边偏了偏头,“快点过去,待会儿让其他老师看见就不好了。”

  “没事,”

  陈建国嘿嘿一笑,拉着她的手,小声说道,“姐,想不想当民兵?”

  王婉茹眼睛微眯,“你想干嘛?”

  “想当你就听我的,”

  陈建国转动脑袋看了一眼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在,便小声说道,“待会儿你去找马校长,就跟她这么说,……

  呐,只要这件事能办成,你当民兵的希望,就是大大滴有!”

  王婉茹眯着眼睛看了他几秒,轻轻瞪了他一眼,“人小鬼大,就你心眼子多!”

  陈建国刚咧开嘴呵呵傻笑,就被她一把拽住手腕,拉着就走。

  “干、干、干嘛去呀?”

  王婉茹也不解释,只是说道,“跟我走就知道了。”

  不出意外,王婉茹拉着陈建国带到马校长面前,大喊了一声,“报告。”

  马校长正在摊晒刚挑回来的稻谷,看见她过来,便问道,“什么事?”

  王婉茹将手往前面一带,正色说道,“校长,陈建国有建议要提,他说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将谷子脱粒的效率提高十倍。”

  本来陈建国说的是几十倍,为了保险起见,她决定还是留一手。

  听到王婉茹的话,马校长顿时满脸惊讶地看着陈建国,“什么办法能提升十倍的效率?”

  如果是别的学生提建议,她多半不会当回事,但是陈建国可不一样,

  她身为职工子弟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是棉纺厂的一员干部,对陈副厂长家的这个孙子,是早有耳闻,从小就鬼点子多,如今已经推广到全国的扫盲班教学方式就是他提出来的,民兵训练地的标语也是他总结的,据说因为这个,陈副厂长还受到省里领导的表扬,

  而且最近一次民兵扩编和组建骑兵连,听闻也跟他有关系,虽说打听不到里面的门道,但也说明他是真的有参与,

  现在他说有办法将工作效率提高十倍,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此时周围的妇女们也放缓手里的工作,一个个满脸古怪地看着王婉茹和陈建国,

  什么人呐,就敢说把脱粒效率提高十倍?!

  真是好大的口气!

  陈建国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我的傻姐姐诶,怎么就不知道点变通呢,

  一个农业机械改造对陈建国来说算不得什么,可对于王婉茹,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如果能推广到全国的话,那是有可能洗脱她身上标签的!

  但是现在没办法,话都已经被王婉茹捅破了,他也只能走到台前,

  便走到马校长跟前,蹲下来建起一块小石头,一边画图一边说道,“这个是拌桶,在拌桶的上面加固防溅粒的遮板,

  靠着拌捅的两边各装一副铁支架,左右两边安上了能滚动的大小两个齿轮盘,中间支着能脱粒的短曲铁线嵌在木滚筒上,

  装一副皮带,带一个脚踏板,就跟缝纫机一样的东西,

  人站在拌桶前面,手拿着稻谷伸进去,一只脚踩脚踏板驱动两边的齿轮盘,使齿轮带动木滚筒,木滚筒上面的短曲铁线就可以将谷粒打下来。”

  然后将手里的石头一扔,站起来说道,“是王老师说农民伯伯打谷子很辛苦,要是能有机器打谷就好了,我又想到家里的缝纫机,就想到这个办法,

  这东西做出来应该不难,棉纺厂就有机修队,他们也有车床加工零件,请他们做一套设备过来装上,直接在地头做实验,短则一两天,快则三四天,应该就能试验出来能不能用,

  时间来得及的话,或许能赶上这次双抢,最慢也能在秋收的时候用得上。”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