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请客吃饭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点的那些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万一吃不惯别浪费了。”

  “摸鱼儿”虽然带着“鱼”字,可实际上跟鱼没半毛钱关系,就是一种形状像小鱼儿的面食,同时也叫“溜尖儿”或“剔尖儿”。

  做法也很简单,绿豆面配上白面。加入鸡蛋清、食用盐和适量水,和成软面。

  那拨鱼儿专用的铲子或钎子,趁着水开往锅里拨成小条,如同鱼跃。

  不同于晋省做法,老北平的鱼儿比较细,同时会在铲子和钎子后面带个小铁环,随着有节奏的拨鱼儿,能发出清脆的响声,食客听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等到拨鱼儿煮熟后,捞出过凉水就可以吃了。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炸酱,也可以加卤,绝对是算得上平民美食。

  程诺对这道面食还是大致了解的,知道再逼下去也不好,便点点头,重新喊过来伙计,加了份大碗“摸鱼儿”。

  国人向来喜欢在饭桌上搞社交拉关系,对于程诺二人也同样适用。

  随着程诺的几次招呼,李老三也逐渐放开了,除了那碗摸鱼儿外,主动下几片羊肉开始吃起来。

  “老李,味道还合口吗?”

  “合口,合口,咋吃都没问题。”看程诺停下筷子,李老三也赶紧放下来:“先生您别光看我,这么一大桌子您得赶紧吃呀。”

  拿筷子指着满桌子的菜,程诺笑道:“哈哈,这是给咱俩点的,这不还有你呢。”

  李老三不依,放开后也跟着开玩笑:“那哪成啊,尝尝味儿就行了,万一吃多了喜欢上了,日后咋办。”

  “好说,想吃了我再请你就行了。”程诺两手一摊,开玩笑解释道:“以后我再找你坐车,只请客不付钱,你看怎么样。”

  李老三脑袋扭得跟拨浪鼓似的,赶忙拒绝:“使不得啊,家里好几张嘴等着我养,少拉一天就得多饿几顿,说出去腰杆子都得被人戳断了。”

  俩人就这么我一句你一句的聊着,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程诺在问,李老三在回答。

  通过询问,程诺也算是对老北平城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真要是独自出门不至于路痴两眼一抹黑。

  除了这些,程诺还比较关心李老三的家庭,知道家里除了他和嫂子外,还有个小子和姑娘,大概七八岁的样子。

  而且乡下还有个老娘要伺候,只是他们在北平城住的房子也是租的,实在是没法再多一张床给老娘。

  说来说去,从民风民俗到饮食起居,最后程诺在心里由衷感慨:

  “这老百姓过得叫什么日子啊。”

  酒足饭饱之后,程诺观察到李老三几次想在袖子里掏东西,咽了咽口水又都给停了。

  对于这个动作,程诺可太了解了。

  不是有句话叫做: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看周下无多少食客,又没前世那么严的禁烟令,便笑道:“我不介意,想抽就抽吧。”

  李老三憨厚的笑了笑,掏出烟枪点着后猛吸两口便赶紧放下收好:“嘿嘿,让先生您看笑话了。”

  俩人又简单聊了几句后,程诺请伙计将饭菜打包,又加了几个菜让李老三带回去。

  临走分别看到门口卖糖葫芦的小贩还剩下几个没卖完,招呼着买了俩给李老三。

  “给孩子们买的,又不是给你老李买的,拒绝没用,天都这么黑了,赶紧回去吧,估计嫂子都等急了。”

  连哄带劝,总算把李老三送走了。

  不过程诺也没有急着进屋,而是走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一晃都快除夕了,虽然老百姓手里没多少钱,可那种年味是藏不住的,远方不时传来的鞭炮声更是让他恍惚。

  前世有多少年没感受过了。

  这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直接递给他一个正在燃烧的滋花。

  “先生,这是我爹让我给您的,祝您新年快乐!”

  说着便咯咯直笑,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等唱喏回过神来,就只看到了一个男子牵着孩子的背影,不多时便隐没入人群。

  “小朋友,祝你们也新年快乐呀!”

  说完也边甩着滋花,边以幼童独有的咯噔跳往前走,脸上的笑容由衷散发。

  就在本月,《文学改良刍议》已见刊,北平大学迎来了她最重要的校长,《甲寅》会创刊,北平箭杆胡同6号院也将迎来《新青年》。

  请收藏:https://m.zs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